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综合论文

生物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1-07-01 22:23:26  来源:  作者:

【摘要】本文从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意义、模式、对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的认识、涵义、理论依据、基本特征及其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实施原则、实施过程、所遇困难及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引导   探究   发现   模式   实例  生物
一、研究探究教学模式的背景与意义
探究发现式学习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为重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生物的“科学世界”,然后再回归到学生生活的世界中来。倡导探究性学习也是我国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课程理念之一。
探究式学习认为,科学家用来解决问题、探究未知的理性策略可以传授给学生。其探究模式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索过程,教师试图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如何面临疑难境,学会搜集和加工资料,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从而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主动参与的自主性学习。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深刻、充实的探究经历和体验,使他们逐步养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和创新的积极欲望。为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二、对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认识
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发现式教学法。中学生的科学探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科学家的探究创新活动,而是指学生用以往获得的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理念,用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方法去思考,去进行各种活动,探究过程更重于结果。
1.探究性学习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1)自主性: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不断地选择建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体验学习的过程获得自主发展。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想学、乐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过程性:探究性学习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以获取知识为最终目标,而是以能力的形成为目标。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发现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自然所用的方法和科学本质。改变以往的接受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探究性: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但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探索和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4)开放性:学生可以把课内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拓展学习空间,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究性学习,可以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取信息,同时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
   2.探究性学习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程序
   创设情境—探究学习—归纳总结—巩固延伸。
  (1)创设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开始要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它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探究学习:教师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分析、观察与思考。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讨论探索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实现互动式教学。
(3)归纳总结:由于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学习所获得的认识有多有少,有的完整,有的片面,有的甚至还有错误,此时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总结,使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有比较全面、科学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4)巩固延伸:问题解决之后,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特别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明确学习目标,注意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要注意学法指导
(3)对学生进行多项思维训练,尤其是创新性思维训练
(4)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空间,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在备课中,对问题的提出要经过缜密的思考,并在课堂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注意创设良好的情境,以利于问题的拓展与深化。
(5)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信息。针对不同的目标、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方法,不应孤立死板地运用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应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三、发现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
1.“设疑、讨论、归纳”一体化教学模式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教师把课前精心准备的相关教学内容以思考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并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看书自学,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同时,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压抑、沉闷的情绪。如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变异”等,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思考后进行讨论作答,并相互修正,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进行启发诱导,既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又要启发学生进行聚合思维,同时,还要赞赏学生的大胆见解,并及时指正,整个过程教师要控制好课堂讨论时的气氛,组织好课堂秩序。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将课堂训练引入竞争氛围,以不同方式让学生作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防止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防止养成思维惰性。
2.“联想、激趣、创新”启发式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学教学应采取“变式”,让概念和问题在不同的情景下或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通过想象、猜测等思维过程活化学习材料,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师需精心构思打造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简短有趣而又能说明问题的故事情节或是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事实,将其有机地插入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得到有益的启迪。如,学习细胞呼吸时,讨论剧烈运动肌肉酸痛的原因;学习生物工程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能否通过某种技术获得一种新的植物——地下结马铃薯,上面长蕃茄?克隆技术,能否为病患者带来福音?转基因鲤鱼是如何培育出来的,目前还有哪些转基因动植物?等等,这些源于实际、贴近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问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创新思维。
3.“自主、合作、探究”主体性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有选择地进行,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景,建立探究的氛围,把握探究的深度,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促进探究的开展。如,H2O2酶与FeCl3催化效率的比较;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等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相互交流探究的思路,总结分析探究的结果。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让他们充分体验劳动的艰辛,以及科学发现的喜悦,使学生成为自主的终身学习者。
4.“宽容、唤醒、激励”隐性分层教学模式
学生之间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呢?分层教学是解决学生个体差异的较好策略。但明显分层又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如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自卑及消极情绪等,因此,只能进行隐性分层。对待学生的缺点要用“低倍镜”,但并不是漠视、放纵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而是以一种宽容的情感,去感化那些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意识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如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讲小话等,可结合所讲内容插入课外知识,或用幽默的语言吸引他们,等等,绝对不能用过激的语言伤害他们,打击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生物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用自己的热情和诚恳的态度唤起学生的兴趣,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对待学生的优点用“高倍镜”,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问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使不同的学生能“吃得饱”、“吃得好”、“吃得了”,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并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固定模式,应该是一种变式,需要每个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特点,去探索,去体验,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使生物教学真正做到:教是具有创造性的、启发式的教;学是积极的、主动式的学;过程是心灵相通、情景交融、师生互长、平等和谐的交流式的过程;发展是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整体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被教材和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才能在提升学生知识总量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出高素质人材。
四、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1.学生主体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有人认为探究学习就是要学生像科学家搞研究那样来学习科学,是只重过程不重结果,全面落实“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原则就是忽视教师的作用,一味强调由学生去自由探究和发现,这样最终必然演变成学习上的放任自流,引起教学上的混乱。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有所不同,它必须满足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学科的结构,如果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探究,在课时上必然严重不足,容易让学生感到手足无措,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引导式探究就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也避免了学生盲目探究引起的“繁、难、深、重”,使学生容易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使学生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体验到有所收获的喜悦和兴奋,使学生探究素质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2.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
现代教育学研究同样表明,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是一条规律性的教学要求。引导式探究,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把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探究技能,满足学生求知欲,通过探究获得关于身边世界的理解,通过探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
3.情景化原则:
“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发端,要让学生更好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有合适的情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并通过引导优化和集中学生的问题,使得后续的探究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细胞呼吸时,可设置下列问题情景:1、有人下到储存有蔬菜水果的地窖中有时会突然全身无力,瘫软在地,甚至死亡,什么原因?2、水果储存久了为什么没有甜味?3、萝卜放久了为什么会空心?4、手伸进潮湿的种子堆为什么会烫手?5、冬眠后的熊为什么体重大大减轻?6、长跑后为什么肌肉酸痛?7、如何保鲜水果蔬菜?
4.可循环原则
引导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探究过程,并通过自己的反省与思考,从亲身体验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深刻认识,以及深刻理解探究是怎样导致科学发现的(人类已有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我们是如何一步步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等一系列与科学的本质有关的问题,使学生逐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为将来继续探究打下基础。这里,特别要注意一个探究活动的终结应该是另一个探究问题的开始,这样可保持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养成终身探究的习惯。
五. 实施半开放式引导探究学习的困难及解决途径
(一)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探究学习的缺点是教学效率低。而且中学生物学课时较少,学习时间很有限,教学时间难以保证,每个知识点都去探究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选择探究内容。如遗传、生理和进化论偏重于思考推理,生物多样性偏重于形象思维,细胞生物学和生化偏重抽象思维等,不同内容需组织不同类型的探究。精选探究内容应根据学生特点,着眼点首先是“合适”,然后根据由易而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一定数量进行练习。
探究学习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与需要,才能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做出适当的假设并开展积极的探究。如果学生基础太差或缺乏探究动机和兴趣,则探究难以进行。此时教师的辅导就显得十分必要。探究训练应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要求,切忌一刀切。
生物学教师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包括丰富的生物学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生物学实验操作能力、一定的生物科学研究能力、比较全面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之前,教师自己应先学会“探究”。教师应深刻理解“探究”的涵义,能把握“探究”的核心问题,通过“教”引导“探究”。教学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可行性,教学语言具有逻辑性和趣味性,善于创设良好的探究问题情境,用“兴趣”、“悬念”、“任务”等途径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展开充分思考。
六、结束语
通过构建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生物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但是,探究性学习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也并不是每节课都必须按照这个模式进行教学,教师要处理好探究教学与其他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关系,把各种教学模式有机地融合在生物新课程的学习中。
在实施半开放式引导探究教学中,还有许多需要教师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究竟设置什么样的情景才能调动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究竟哪些问题能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任务驱动”?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了;何时需要提供背景资料或有关信息,何时传授相应的准备性知识,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从事中学生物教育的各方人士继续努力。
【参考资料】:
1.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 徐学福   《探究学习认识偏差分析》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2期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 任长松 《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2期。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生物课程标准研修》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5月第一版
4.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M] 第3卷.1990.135
5.课程教材研究所  谭永平《探究性学习与中学生物教材的设计》  《中学生物教学》2005.10
6.纪琴,陆建身.生物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困难和突破途径.生物学教学,2005,30(10):20-22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