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口语交际教学中多媒体的重要性

时间:2021-06-24 22:30:39  来源:  作者:

摘要:口语表达是人类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基本技能之一。在课堂教学、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自由、民主的语言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学习的兴趣,使之有积极的语言表现,理应成为优化学生语言发展提高口语表达水平的重要举措。多媒体课件能直观形象地展示图文兼备、动静结合的学习资料;创设生动逼真、活泼有趣的口语交际情境,撑起了口语交际的一片天。我通过“收集信息,复述内容——身临其境,描述感受——交流信息,评述观点” 引导学生先入境而感受美,再由爱美而动情,最后理解而晓理,由浅如深、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说,多媒体撑起口语交际教学的一片天。
关键词:多媒体;口语交际;教学;情境 
口语表达是人类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基本技能之一。在课堂教学、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自由、民主的语言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心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学习的兴趣,使之有积极的语言表现,理应成为优化学生语言发展提高口语表达水平的重要举措。
多媒体课件能直观形象地展示图文兼备、动静结合的学习资料;创设生动逼真、活泼有趣的口语交际情境,撑起了口语交际的一片天。我通过“收集信息,复述内容——身临其境,描述感受——交流信息,评述观点” 引导学生先入境而感受美,再由爱美而动情,最后理解而晓理,由浅如深、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收集信息,复述内容
课堂上,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课文内容(图片、文字资料、音频或视频资料等),优美的音乐、丰富多彩的画面分别从听觉和视觉刺激学生,使学生先入境而感受美,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看、听、读,迅速找寻与主题相关的信息,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自己概括复述故事内容。这样,书面信息就转化成学生的内部语言,还能促使学生在课后积极主动地利用信息渠道,搜寻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准备与同学交流。
《雾松》这篇写景课文,描绘了吉林雾凇奇特美丽的景象。一上课,我就利用上网搜集的一幅幅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雾凇的美景,投影给学生们欣赏。屏幕上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雾凇奇观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他们个个瞪大了惊奇的眼睛,情不自禁地发出“呀!”“哇-”“真美呀!”“真奇特!”等赞美声,他们流露出了对雾凇的喜爱之情,我顺势导入,牢牢地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动情地走向教材,从而为整堂课定下了基调-爱雾凇、爱自然、爱祖国山河,贴近了与作者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凭借雾凇投影,结合清新优美的语言,情景交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语言文字,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沉淀与情感体验。
二、身临其境,描述感受
语言是人类交际过程中以传达信息的物质载体,人们把自己的思想用某种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将要传递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接受者。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环境承担着很重要的作用。语言只有与所在的语言环境相匹配才能准确地传达信息。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以后,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创设一种类似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而动情,作即兴发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只有一个地球》、《宇宙生命之谜》这两篇课文使环保意识在学生的脑中根深蒂固,他们把“树被砍光了,小鸟飞走了”、“沙漠里的最后一棵绿树”、“污染造成肿瘤树”等图片在说话课上展示,并诉说了自己满腔的愤怒: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却经常遭到人类毁灭性的破坏,当看着那可爱的小羊吃着沙漠里最后的一棵绿草,望着群群飞鸟无家可归,已不在清澈的河面飘着白色垃圾……,那么,人类,将要去哪里?”
“唉!人类,到底是环境的制造者,还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
“这里一图穷千言,在这里,你看见了吗――大自然愤怒的表情;你听见了吗――大自然在说‘我抗议’!”
当然,学生们没有将情绪仅停留在愤怒中,我为他们寻找希望:
“(展示搜集到的新闻图片:小浪底开闸冲沙,图下配有文字――蓝天、绿树,黄河离你们不远了!)人民终于醒悟了。随着那壮丽的‘人造洪峰’,那些不计其数的‘沙岛’不见了踪影,近乎干枯的某些黄河水域开始有了‘哗哗’的流水声,树上的小鸟也奇怪地往下望;人民呢,那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伴着黄河水流向远方。我们仿佛看到了清澈的母亲河……让我们从心底祝愿:调水调沙,一路顺风!”
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文时,我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雄伟壮观与现在奄奄一息的模样用课件对比出示,同时配以适合的音乐,学生们身临其境:
(播放大瀑布雄伟壮观的录象)“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刻在我的心中。”
“你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让全世界游客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看’我想把‘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献给你。”
“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如此神奇,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如此伟大。”
…… ……
“同学们,我相信,大瀑布的美丽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中,可谁会想到,它已成了我们记忆中的一个美梦。如果瀑布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
(播放大瀑布枯竭时的图片)“(悲愤地)你们为什么把我的血吸光?”
“我以前是那么雄伟壮观,可现在……难道你们愿意看到我奄奄一息,即将消亡的样子吗?”
……
在描述中,学生对事物有了切身的体会,学生的语言表述中不仅止于对文字、图画的简单复述,还能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增加语言的感染力,这不仅是资料简单的从书面语言到口头语言,而且在转化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个性语言,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有生动性、形象性,以达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的训练目的。
三、交流信息,评述观点
从心理语言角度来看,青少年语言的发展存在一般规律,即内部语言能力与外部语言能力的发展并不平衡,他们的内部语言系统发现很快,外部语言能力常常不能适应。学生语言还常常表现为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没有把所思考的内容有条理地完整表述出来,这恰是内部语言在外部语言中留下的痕迹。因此,个体由思考到表述,需要一个语言的“加工”过程。
在了解课文主要的基础上,老师利用电教媒体集中展示能升华课文主题思想的图文资料,直观展示动人情景,降低重点句子的理解难度,突破表达难点,并激起大家共同参与的兴趣,学生通过自读、自感、自悟,描述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达到理解而晓理。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问题摆在了学生的面前,他们从资料中深刻体会到“摇篮”与“祸河”的天壤之别,个个立志做环保小卫士,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我从报纸上了解到,由于水资源缺乏,人们过量开采地下水使西安地下出现多条裂缝,大雁塔已经倾斜。唉!如果再不醒悟,地球上剩下得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
“看到这么多的树木被砍伐,鸟儿无家可归,使我记起甘地曾说过的一句话:地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却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我在这里说两句环保的名言警句,希望大家能铭记在心:
一滴水并不多,一滴一滴汇江河。
勿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创造虚拟实境功能,将课堂变成一个与社会中相类似的语言环境,是“教师――媒体――学生”,这样教师便从家长式的灌输者、训导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多媒体技术使教师权威不再建立成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能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师生都在同一平等热烈的语言环境下,敢交流、愿交流、乐交流,根据当前环境恰当的组织语言、传达信息,锻炼了学生对语言的适应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表达随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撑起了口语交际的一片天。
参考文献:
[1]李吉林.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守恒. 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3]叶晓东.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2011 (1)
[4]孙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J].小学时代(教师).2012 (9)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