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综合论文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11-29 22:40:25  来源:  作者:张晓红
摘要: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为学生传授各种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能面对未来社会的种种挑战,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坚强自信,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学校教育   身心健康   心理障碍

    一、前言
    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为学生传授各种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能面对未来社会的种种挑战,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坚强自信,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所有教育成果、教育目标的体现都应该以学生的健康存在为前提。
  “健康”一词经常被使用,但界定起来却较困难。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一九八九年曾把“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四个方面的内容,只要一个方面有缺陷,就不能算作健康的人。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误区,仅仅将其理解为饮食卫生、营养全面、环境优良等方面,农村的家长甚至把孩子身体没病就视为健康,忽略了心理、社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量的事实资料证明,当前孩子中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现就自己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多年来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析如下:
  二、现状分析及其原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人们最早生活在家庭之中,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基础是由家庭奠定的。但不良的家庭因素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不同的危害。
  (1)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孩子养成自高自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现在的家庭多半是三口之家,全家托着一个“太阳”,整天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样伺奉着,恐有闪失。洗脚水有奶奶端送,书包由父母整理,吃饭有人端,被子有人叠,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2)家长管教过严,期望过高,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家长总觉得一个孩子,一定要让他学好,想方设法为孩子请家教,找补习班,制订各种培训计划,购买各种教辅资料,制定过高的目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处处严加管教,这也不准那也不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孩子不敢越“雷池”半步,有的孩子都上五年级了,还没有单独上过街,坐过公交,上过图书馆,买过一本课外书,逛过一次公园......一切都有父母监控办理。这样还有创新意识吗?不摔跤的孩子,能学会走路吗?
  (3)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容易使孩子有对抗情绪或自卑心理,养成不好的品性。例如,“我们家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们要不让我干,我就不吃饭或往别处跑......”“奶奶炒的肉菜,总是我吃肉,她吃白菜;妈妈不给我钱,我就不写作业;谁不让我抄作业,我就不和谁好......”
“爸爸一看我的作业,我就头疼,甚至脑子一片空白,害怕极了,......”“一天到晚的学都烦死了,一天学都不想上。”“妈妈越唠叨,我就越不理她,爸爸越打我,我就越对着干......”以上表述虽不是每个学生的心态,也不能断然得出心理不健康的结论,但至少已流露出孩子们自傲、消极、压抑、不满的心声。如不正确的引导,有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
   2.学校因素
  学校是指导儿童行为教育理想的场所,为儿童发展提供的机会也最多,几乎影响孩子的终身。学校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起直接作用的是教师的素质。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教师教育观念成旧,单纯以分数高低衡量学生的好坏,片面追求升学率,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不正确的教育思想,不端正的教学态度,不健全的人格,不良的情绪对学生的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3)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不得当,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疲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教师心理不健康(性情暴躁、神经过敏、虚伪自私、轻率粗鲁、喜怒无常、缺乏同情、悲观消沉等),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请看校园剪辑:
某日放学前,学生问老师:“今天的家庭作业是什么?”,老师答:“今天不留家庭作业。”“哇赛!”举起双手高呼,随即是一片热烈的掌声。
   某一堂数学公开课,老师提问:“ 0”是什么?甲生曰:是圆,是扩大或缩小的句号。乙生曰:是太阳,是月饼,是呼啦圈。丙生曰:是10、100“1”后面的数字。老师总结说:你们回答都不够正确,“ 0”就是什么也没有。
   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就某生(差生)的成绩,当着全班家长和孩子的面公布并告其家长曰:“你的孩子真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学习差的要命,坏事却干了不少,玻璃是他踢球时打烂的,讲桌上的红水是他倒掉的......”家长转身狠狠抽了孩子一击耳光,扭头冲出教室。 
   活动课上,学生们正在操场上打篮球、踢键子、打沙包、踢足球玩得开心,一生见老师向他走来,忙停下来,“你的作业写完了吗?这么差还敢玩,你能与某某相比吗?以后的活动课就安心的写作业吧。”该生低着头,红着脸,乖乖的朝教室走去。
  以上剪集虽是个别现象,但从中可悟出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教学方法,能有效的排除和控制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使学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否则会使学生心理发展上产生遗撼终身的影响。
   3.社会因素
  每个人都生活在“生物--心理--环境”的复杂大系统中,处理所遭遇的各种困难、挫折和打击必然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兴趣广泛、冲动好奇、求知欲强、充满激情,对新思潮敏感,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但辩别是非的能力、抗诱惑力差,容易受社会形态和各种文化的影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家庭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的巨变,使孩子无法适应、无所适从;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心理超载等因素造成心理卫生瘴碍;受社会上一些“读书无用”、“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使学生厌学、弃学;文化艺术、电影、电视录象、网巴充满暴力、凶杀或色情,严重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心理障碍及矫治的措施
1.情绪障碍—恐惧、抑郁、冲动等。
  影响学生情绪的障碍很多,原因也很多,常见的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情绪障碍是恐惧。
  恐惧或害怕是正常儿童发展中普遍具有的一种体验,是儿童对周围环境事物的一种必要的、往往是健康的反应,是个体保护自我免受伤害的先天机制。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是“学校恐怖症”。引起儿童“学校恐惧症”的主要原因有:父母过度焦虑、担心或管教过严,期望过高;教师过于严厉,伤害儿童自尊;受集体中同伴横行霸道者的欺侮;儿童本身胆小、懦弱等。对以上情况应采取如下策略:减轻由于上学而引起的各种压力,降低期望值,适当满足学生较低层次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闪光点,及时鼓励上学行为;教师取代父母,多关心、少指责学生,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帮助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引导家长调整心态,多与教师、孩子沟通;教师和家长应该允许儿童表现他们的情绪,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帮助儿童正确认识自己,建立合理的自我意识;认可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地位。
2.行为障碍—说谎、破坏、对抗等。
  学生的行为方式和自尊是他们立足当今社会发展的前提。行为障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环境所造成的(家庭、学校、社会),既使是不良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或改变得了的。现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预防或改变: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发现不良行为及时引导纠正;及时分析哪些行为是正常性发育所发生的,哪些是由于情绪发泄所引起的,哪些是由于外界刺激所发生的,以便正确处理;以我心换童心,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以理服人、以说服教育为主,加大情感投资。
  3.学习障碍—学习不能......
  主要是指学习有困难,成绩大大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对这种学习上的障碍,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智商的高低、基础的好坏、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不理想、遭师生岐视、家庭因素等),对症下药,同时对儿童的困难给予理解;建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档案,追踪了解、摸清底细,根据各自的特点制订长、中、短期目标,实行“分层转化,逐层推进”的方法,转化一个,提高一个;教师应给予学生耐心、细致、具体的帮助。要有严密的计划和高度的责任感,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放大镜”的手法给予表扬、鼓励,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功的满足,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思想上引导;在学习上辅导;在行动上督导;在生活上关心,在情感上亲近,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有爱心、耐心信心和恒心,不害学生的自尊和人格;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发展学生感官统合能力,鼓励并引导他们参加各种体育运动,留给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游戏的机会,发展感觉、运动的协调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是指学生由于长时间高度紧张的学习,学习效率下降、学习兴趣降低的现象。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要减轻学生的学习疲劳,教师必须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严格执行课程方案,课程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劳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兴趣。
总之,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教育思想的根本改变。为了全面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全面培养下一代合格接班人,学校、家庭、社会都必须高度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