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历史试题 > 八上历史试题
文件名称: 2021年昆明市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10.52 MB         整理时间:2022-12-20
文件简介: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
(本试卷共两大题,29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 邓世昌 B. 左宗棠 C. 魏源 D. 林则徐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点:林则徐与虎门销烟。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虎门销烟”“国际禁毒日”等可知,该题干反映的事件与鸦片(毒品)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至25日,民族英雄林则徐率领地方官吏在虎门海滩将缴获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我国近代的民族英雄,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邓世昌是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左宗棠收复新疆及参与洋务运动有关,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魏源著有《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D。
2. 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
A. 逼迫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 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C. 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D. 割占辽东半岛,索银二亿两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C项符合题意;1901年清政府同英、法、美、俄等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焙偿白银4.5亿两。A项不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抢夺了里面的奇珍异宝,并放火烧圆明园。B项不合题意;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是解题的关键,其意是俄罗斯是中国的忧患。找出答案中对俄罗斯对中国产生的危害,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先后占领了中国150多片平方千米领土。
3. 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 )
A. 战争环境的严峻性 B.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 清朝镇压的残酷性 D. 西方列强的欺骗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使得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最终导致了失败,B符合题意;ACD三项不是根源,不符合题意;故选B。
4. 督办新疆军务,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策略;并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 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的是( )
A. 李鸿章 B. 张之洞 C. 左宗棠 D. 洪秀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军,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后攻占吐鲁番,挺进南疆,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收复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我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勒索大量赔款。1884年,根据左宗棠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C项正确;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A项;张之洞没有参加收复新疆的行动,排除B项;洪秀全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5.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就意味着外国人可以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来剥削中国人民,故选D。
6. 历史图示是对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表述。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
C.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D.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示意图“自强、求富”,结合课本所学,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目的是学习西方,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侵略中国。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康有为、梁启超为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进行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这次变法又称“百日维新”;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可知,示意图反映的近代化早期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民族危机的加剧: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正确;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排除;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时期,B排除;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D排除;故选C。
7. 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 清军将领左宝贵率军抗击日军 B.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 黄花岗起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八国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C项正确;1894年9月的平壤战役中,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排除A项;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排除B项;1911年4月黄兴领导了黄花岗起义,排除D项。故选C项。
8.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 )
①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建议 ②成立兴中会 ③直接指挥武昌起义 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1894年大学毕业两年的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了多项改革救国的建议,但遭到了拒绝,失望之余,孙中山回到了檀香山,创办了生平首个革命组织——兴中会;在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①②④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A符合题意;武昌起义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③与孙中山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CD;故选A。
9. 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 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
A. 自强求富 B. 维新变法
C. 三民主义 D. 民主科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故答案选C.
10. 1912年1月6日,《时报》发表了一幅名为《元宵庆贺灯》的漫画,其中一个灯笼上写着“总统万岁、共和万岁”。这是为了庆祝

A. 同盟会成立
B. 武昌起义成功
C. 中华民国建立
D. 新文化运动开始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
11.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彭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段文字评价的是( )
A.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B. 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
C.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D. 袁世凯复辟帝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题干“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理念。为实现独裁统治,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受到全国人民的反对,最终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失败,D项正确;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使得戊戌变法失败,排除A项;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布中华民国成立,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2. “实际权力掌握在官僚和军阀手中,他们把中国拖进了野蛮的无政府动乱状态中,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是指
A. 晚清时期
B. 北洋军阀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实际权力掌握在官僚和军阀手中,他们把中国拖进了野蛮的无政府动乱状态中,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是指北洋军阀时期。孙中山建立了一个新的政党—国民党,该党在1913年4月国会选举时获得了大多数席位。但是实际权力却掌握在官僚和军阀手中,他们几乎一直无视名义上在北京拥有统治权的国民政府。相反,他们残酷地掠夺农村,使中国陷入一种野蛮的无政府动乱状态中。1926年以前的民国初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军阀混战使​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益增长的军队人数和军费开支,使中国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3. 1921年3月,李大钊给河南郑州工人讲课。当时学习的工人姜海世回忆道:李大钊很幽默地说,“工”字下边加个“人”字,连起来就是“天”,工人阶级前途远大。全中国四万万同胞团结起来,将来要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好的中国。工人们听了都很高兴。这段回忆说明(  )
A. 李大钊建立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B. 李大钊向工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C.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D. 李大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这段回忆说明李大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材料表达的意图不符。故选D。
14. 下列哪一事件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
A. 五四运动 B.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 中共二大的召开 D. 中共一大的召开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B项正确;五四运动发生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排除A项;中共二大的召开确立了党的最低纲领,排除C项;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5. 下图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与该历史事件直接有关的人物是( )

A. 蒋介石 B. 许克祥 C. 汪精卫 D. 张作霖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4.12”结合所学知识,北伐战争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革命阵营内却出现了危机,蒋介石的军事实力急剧膨胀,他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1927年4月12日发动了“四一二政变”,A项正确;BCD项与漫画反映的“四一二政变”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16. 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要了解“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里哭泣”这段历史,我们最应该去的纪念馆是( )
A.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B. 新四军纪念馆
C. 九一八纪念馆 D. 渡江战役纪念馆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里哭泣”可知钟山代指南京,根据所学可知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以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同时屠杀的还有放下武器的士兵达到三十万以上,因此要去了解这段悲惨的历史,应该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故选A;BC与材料中“钟山”不符,排除;渡江战役是解放南京,推翻南京政府的战役,不符题意,排除D。
1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 西安事变 B.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C.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D. 七七事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故B项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A项;西安事变后将红军改为八路军,排除C项;七七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
18. 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某地发动进攻。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最后取得了会战的胜利。这场“会战”是
A. 淞沪会战
B. 武汉保卫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这场“会战”是第三次长沙会战。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9. 习近平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下列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是
①邓世昌
②赵登禹
③张自忠
④左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①不符合题意,故把包含①的ABC项排除,故选择D。
【点睛】使用排除法解决本题。
20.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是
A. 重庆谈判 B. 二次革命 C. 红军长征 D. 内战爆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团结的谣言”,可知材料所指的主要是1945年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建国的诚意,A项正确;二次革命是1913年,排除B项;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排除C项;内战爆发是1946年6月,排除D项。故选A项。
21. 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几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的事件是( )
A. 南京解放
B.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 粉碎了国民党全面进攻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步骤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B项正确;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大陆的统治,排除A项;CD项没有“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CD项。故选B项。
【点睛】
22. “如果此军事行动成功,就可切断国民党军津浦、平汉和陇海三条交通线,还能东慑南京,西逼武汉,瞰制中原,直接成助敌人长江防线以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统治,迫使敌人的主力从山东、陕北回援,从根本上改变战局”,此军事行动指的是
A. 转战陕北
B. 挺进大别山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如果此军事行动成功,就可切断国民党军津浦、平汉和陇海三条交通线,还能东慑南京,西逼武汉,瞰制中原,直接威胁敌人长江防线以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统治”,结合课本所学,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插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B项符合题意;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转战陕北一带,对抗国民党的重点进攻。A项不合题意;淮海战役属于三大战役,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决战。C项不合题意;渡江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战役,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23. 毛泽东在谈到中国工业发展时说:“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那么,张謇对近代工业发展做出的贡献是
A. 提出“实业救国”,创办一系列企业 B. 提出“自强求富”,创办汉阳铁厂
C. 提出“救亡图存”,进行维新变法 D. 提出“师夷长技”,掀起洋务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謇是清末状元,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提出提出“实业救国”,创办一系列企业,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A项正确;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创办汉阳铁厂,排除B项;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救亡图存”,进行维新变法,排除C项;魏源提出“师夷长技”,掀起洋务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24. 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改变中,对今天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关系最大的是( )
A. 女子停止缠足 B. 男子易服
C. 废除跪拜礼 D. 取消“大人”称谓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联系题干,分析四个选项,对人的身体健康形成深刻伤害的是女子缠足,这是中国几千年的陋习,废除了它,中国少女的脚才真正得以解放,她们才能跳得更高,跑得更快,A项正确;BCD项都没有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实质性伤害,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25. 二十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作品的对应中,不正确 的是( )
A. 鲁迅―《狂人日记》 B. 茅盾―《子夜》
C. 齐白石―《愚公移山》 D.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愚公移山》的作者是徐悲鸿,而非齐白石,C项正确;《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排除A项;《子夜》是茅盾先生的代表作,也是被文学评论家瞿秋白称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排除B项;《义勇军进行曲》是由聂耳作曲,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
请回答:
(1)对材料一中的“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哪一场战争?英国人能将 “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一处遗迹留下一段痛苦的记忆】
材料二:圆明园遗址公园,以遗址为主题,形成了凝固的历史与充满蓬勃生机的园林气氛相结合的独特的旅游景观,既具有重大的政治历史价值,又是一处难得的旅游圣地。圆明园被 毁的悲剧,曾是中华民族屈辱的象征,圆明园的重生,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日益繁荣昌盛的见证。
(2)材料二中圆明园遗址公园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哪次惨痛的遭遇?罪魁祸首是谁?
【一条胡同就是一处屈辱的见证】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答案】(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
(3)《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立志振兴中华:西方殖民者的凶残、野蛮,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等。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材料一中“……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可知,“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市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所以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的依据是中英《南京条约》规定。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英法联军又火烧圆明园,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可以看出西方列强残暴、凶残的本质。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出自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材料中所说的地方在北京的东交民巷,根据条款的内容可知,列强在这条胡同里取得的特权是设立使馆区,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小问4详解】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立志振兴中华:西方殖民者的凶残、野蛮,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等。
【点睛】
27.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开始宣传什么思想?
【答案】(1)民用工业和军用工业;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戊戌变法;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3)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可知,前者是民用工业,后者是军用工业;根据所学可知,洋行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开端。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可知,这就是戊戌变法;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根据所学和材料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可知,这是因为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四“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可知,这就是新文化运动;后来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28.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回首往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年到成熟的历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使命。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 级的政党。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说今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 说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图三
(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描绘了1927年8月和9月发生的历史事件,请写出这两个历史事件名称。人民军队从弱到强,不断发展,从图一到图三井冈山会师的革命历程反映出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习近平
(3)依据材料三,指出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处于什么地位?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斗争,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任务,就是“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外一种黑暗的前途”。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中共七大相关资料
(4)材料四中的中共七大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依据材料写出该会议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出的光明前途是什么?
【答案】(1)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图一是南昌起义,图二是秋收起义;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3)遵义会议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毛泽东思想;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今年是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南昌起义,图二反映的是秋收起义,图三反映的是井冈山会师。南昌起义的革命中心是城市,图三反映的革命中心是在农村。体现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小问4详解】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根据材料“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可知,该会议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出的光明前途是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点睛】
29.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军军歌》
(1)根据材料一,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了什么行动?取得了 什么成果?
材料二: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1931年9月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对待日军侵略的态度上,导致蒋介石从“力避冲突” 转变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发动该历史事件的是哪两位将军?
材料三: 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 说法,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和事实依据。2017年1月3日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教材中的“八年抗战”一律修改为“十四年抗战”。
(3)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时间和历史事件。
材料四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4)材料四中这三大战役有何意义?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
【答案】(1)行动: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成果: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主力。
(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3)八年抗战: 1937年,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十四年抗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
(4)意义: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事件: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或渡江战役。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据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可知,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1926年,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是主战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
【小问2详解】
据材料二“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和所学知识可知,对待日军侵略的态度上,导致蒋介石从“力避冲突”转变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重大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
【小问3详解】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八年抗战”开始于1937年的七七事变;“十四年抗战”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小问4详解】
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人民长达二十二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在解放战争时期,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或渡江战役)。
【点睛】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 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1年北京市朝阳区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1年内江市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