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电教手段的高效应用

时间:2023-06-21 17:05:15  来源:  作者:刘海英

关键词:电教手段  适时应用  优化教学  提高质量
摘  要:在大力提倡电教手段进入课堂、辅助课教学的新课堂时代,我们不少公开课、教研课都是电教开路直达终点站,有些老师甚至不在黑板上写个一字半笔,,这样一节课下来,不少学生像看电视剧一样只能图个热闹有个大概的影响,根本谈不上重点难点的把握。本人认为在运用现代教学工具的同时,不能遗弃传统教学工具,只有双方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要把电教应用在刀刃上。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但现在不少公开课、教研课都是电教开路直达终点站,有些老师甚至不在黑板上写个一字半笔,,这样一节课下来,不少学生像看电视剧一样只能图个热闹有个大概的影响,根本谈不上重点难点的把握。本人认为在运用现代教学工具的同时,不能遗弃传统教学工具,只有双方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要把电教应用在刀刃上。
下面就谈谈本人的有些做法:
一、用在新旧知识连接处  
    在领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凭借电教手段助一臂之力,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识。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设计了两组画面。第一组认识一个数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再通过学具配以折折、摆摆、画画等实际操作,感知单位"1",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以及何为“平均分” 。第二组认识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如六个苹果组成的整体、八面小旗组成的整体 ……通过幻灯在银幕上依次显示。于此同时教师边引导边板书,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在讲解“分数的 意义”过程中所提出的有关问题。 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即而 抽象概括,一个东西(一个苹果、蛋糕)、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些小旗、一片森林、一 群羊、一队小朋友……)都可看作单位"1"(同时银幕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 "1"小可小到比细胞还小,大可大到整个宇宙)。由平均分成2份、3份……最后抽象为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 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很自然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二、用在教学的重难点处  
    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其要点是:①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②在能正确分析此类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教学时,在两张胶纸上各画一汽车,通过抽拉直观演示,显现两车相遇的全过程。如这样分解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a时间:同时;b地点:两地;c方向:相对;d结果:相遇。待学生掌握了这些特征后,进一步通过投影片抽、拉的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 即速度和——单位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从两车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相距距离 ——相遇的这段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教者通过投影的直观演示,突出了相向而行的两车各从起点出发开始 直到两车相遇难点。突破了难点后,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三、用在学生思维转折处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又如当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学生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发生了障碍,没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此刻,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的复合片)。通过抽拉演示并伴以 “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一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并使之印象非常深刻。 
四、用在学生思维困惑处  
    教者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 ;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 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切割”、“ 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 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用在知识的拓展处
    在数学课上,有时需要增加学生的知识量,需上网收集资料,如学习统计时可上网收集数据,再如学习“十进制计数法”时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网上浏览计算机怎样用二进制处理信息,条形码是怎么一回事,还有教学“用计算器计算”时,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动静结合等诸多优点,确实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即把电教用在刀刃上,绝不可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弄成了电教“满堂灌”。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