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德育论文

怎样转化性格倔强学生

时间:2021-04-30 22:37:28  来源:  作者:李荣均
                           
一、事情缘起
随着单亲家庭的增多,跟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来自不完整家庭的学生,由于教育表现出来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有的自私自利、有的性格内向、还有的脾气暴躁,其中脾气暴躁的最为常见。在我2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常遇到性格倔强的学生,虽然发脾气的人不一样,方式也不一样,但原因总有共同之处。每一次遇到这样的学生,我就进行深入查找原因以及对策,逐步摸索出有效的转化方法。
二、事情回顾
2012年9月,我继续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在开学的第三周,我又遇到一个脾气暴躁学生的挑战。有一次同学们在中午1:30午休课做作业的时候,张学生同学在埋头打游戏机,第一次我提醒他把游戏机收起来,叫他快做作业,他很勉强地把游戏机收起来了。过了一会儿,一名男孩子上来小声告诉我,张学生又在玩游戏机了,我没说话,走到张学生身边,要他交出游戏机,他说不给。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都在看着我,看我怎样对付这个调皮的小家伙。我想如果我没有办法说服张学生,那其他学生会觉得我无能,我会在学生心目中有失威信,如果我能说服张学生,无形中也给其他学生一个警醒的作用。但是,看到张学生这么坚决的态度,我该怎么办呢?为了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也给张学生一个悔过的机会,我说:“如果你自觉交出游戏机,赶快做作业,下课后,你到办公室去,能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打游戏的错,我就把游戏机还给你,如果要我自己动手拿了你的游戏机,那就要等你家长来才能要回游戏机,你自己选择。”在以前,这一招一出,孩子通常都会选择前者,主动交出游戏机。没想到张学生仍坚决地说:“不给。”还把游戏机紧紧地夹在大腿之间。正在我也着急不知如何收场的时候,由于游戏机没被夹稳而掉到地上,我马上把游戏机捡起来转身往讲坛走。这时,张学生立马站起来,使劲把傍边的桌子掀翻了,双拳紧握,怒目圆瞪,满脸通红,活像一头发怒的狮子,指着我说:“你好啊,抢了我的游戏机!”说着就直往课室外走,他似乎完全失去了理智。当时我真被他吓着了,我怕他做什么傻事,于是,赶紧跟着他下去,学校门是锁住的,他座在乒乓球台上,瞪着眼睛看着我。我赶紧打电话找他的爷爷来把事情说清楚,他爷爷来了说:“你在课堂上玩游戏机是不对的,还对老师无礼,快向老师说对不起。”站在一旁的张学生就是说:“不说。”我知道这时的张学生谁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我把游戏机还给他爷爷,叮嘱爷爷看紧他,疏导他,让他气消了再说。
那一天,我一整天心里都不安,在分析张学生同学脾气暴躁的同时,也在反思我的做法是否有误。那一天,我打了几个电话到张学生家了解他当天的情况,但张学生就是不肯听我电话。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情绪抵触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我决定进行家访,与张学生的爷爷奶奶促膝而谈,得知张学生造成今天这样的性格,原因是多方面的。
三、故事反思
(一)原因分析
1、父母离婚,缺少完整家庭的爱
原来张学生父母早年就离婚,各自又组成了新的家庭,张学生只好跟爷爷奶奶一起住。爷爷奶奶怪张学生妈妈不好,丢下孩子就走,张学生妈妈则认为爷爷奶奶管教孙无方,导致孩子性格怪异。其实张学生爷爷奶奶以及他的妈妈对他都疼爱有加,星期六,他妈妈常接他出去玩,以弥补她对儿子的关爱,但是张学生的爷爷奶奶不同意张学生妈妈接张学生出去,原因是每次出去回来,张学生就有情绪,爷爷奶奶就认为这是他妈妈影响了他,把家庭破裂的原因、责任统统归咎于张学生妈妈,把对张学生妈妈的不满和愤怒在孩子面前尽情发泄,站在偏激的立场上丑化孩子妈妈,教唆孩子恨妈妈。张学生妈妈则又怪爷爷奶奶不应该在孙子面前数落她,破坏他们母子之间的感情。本来生活在离异的家庭中孩子就已经缺少父母的爱,心灵上多少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情绪、人格等方面也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再加上一家人的意见、观点不一致,让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承受这么多的亲人之间互相糟蹋的语言,心里难免造成很大的阴影和伤害,他不知道相信谁,也不知道帮谁说话,这样就会增加孩子的受挫感,从而导致烦躁和暴躁的产生。
2、爷爷奶奶的溺爱
张学生跟爷爷奶奶住,爷爷奶奶视孙子为命根子,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就走向极端,对孙子过分疼爱,总怕孩子受委屈,为了博取孩子的欢心,有求必应,而不考虑这种要求是不是适当。这样就逐渐使儿童滋生了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为所欲为。有时,家长觉得孩子的要求过于无理,本不想答应,但孩子一发脾气,就立刻加以满足,不敢得罪本来就缺少爱的“小祖宗”,尤其是像张学生这样家庭的老人家,这是一种无奈而又糟糕的做法。久而久之,孩子从这样的事情中知道,发脾气是满足愿望和要求的最有效的手段,一发脾气大人就拿他没办法,于是就变得更容易发脾气了,造成了恶性循环。再加上,虽然爷爷奶奶很爱他,但老人家的思想观念、文化知识局限了他们的教养方式,他们的爱也不能替代来自父母的爱,孩子就是因缺少父母完整的爱而导致心理失调,容易暴躁。
3、缺少挫折教育。
中国实行一胎生育政策以来,使独生子女本来就已经拥有很优越的生活条件,孩子成为家庭核心,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围着他转,是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在家庭中,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再加上家长对孩子的不正确教育,一味迁就,使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颠倒了家庭成员的主次。在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家长稍微不慎处理孩子与大人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就造成孩子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就是缺乏爱,变得孤僻寡言,要么就是双方都争着爱,一味溺爱,希望通过给孩子更多的爱以弥补心中的愧意,只要孩子有要求必满足,造成孩子有一种非常优越感。就像张学生的情况那样,妈妈一个月才见他一次,疼爱都来不及,哪会斥责他?爷爷奶奶对他是隔代教育,对张学生的调皮无能教育,再加上该孩子本来就觉得自己缺少父母的爱,心里已有不满,每当爷爷奶奶多说他几句,他就用“跳窗”一事或大发脾气,这一招来发泄心中的不满或威胁老人家,在这样的孩子心里早就形成了只有我说没你讲的心理,所以在学校他也容不得同学或老师批评,否则他就大发脾气。当老师拿走了他心爱的游戏机,他只觉得老师这样做令他不高兴,却意识不到自己在课堂上玩游戏机是不对的,所以暴跳如雷。
(二)应对策略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人格教育,赖以儿童之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都可在小学时代立下适当基础。如果这一时期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将终生受益,反之则贻害无穷。”可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多么重要。脾气暴躁不是小事,一个人如果缺乏自控力,随自己意愿想发脾气就发脾气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则很容易造成人格上有缺陷,心理上有障碍,交往上有困难。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在儿童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内部世界对外部刺激的“同化”、顺应而达到动态平衡的,那小学生的暴躁问题行为,只要通过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是完全能逐步矫正过来的。
1、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艺术
教师既要做学生良师,也要做学生的益友,当学生大发脾气时,教师不要在孩子火气没消时就批评、指责,而要换一种方式,先让孩子冷静下来,再创设一种行之有效而富有艺术性的心理疏导,跟他分析事情的错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心服口服,给予孩子理解、同情、帮助和温暖。通过运用和谐民主的谈话气氛、倾听、疏导、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学方法,疏导学生宣泄情绪、减缓紧张、释放压抑、排除隐痛,帮助学生克服生活、学习中的困难,解决交往中的疑惑,正视社会、人生中的矛盾,养成正确的自我观和健全的人格,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协调人际关系,维护心理平衡。例如,我班有学生发脾气时,我走到他身边说:“宝贝,谁欺负你了,起来告诉老师。”学生听到老师这么一说,心里顿时感到温暖,消除了与老师对抗的心里,自然就亲近老师,乐于把情况告诉老师。像张学生那样的发脾气,我先等他气消了再去家访,了解情况后再有针对性进行教育。对于这些脾气暴躁的学生要偏爱,但不溺爱,不助长学生那种任性、自傲、意志薄弱等不良个性。有了老师循循善诱的心理疏导,问题学生才会在良好的心态下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
2、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面对像张学生这种学生的问题,我深入研究他的心理,深入学生个体,了解学生发脾气的原因,善于与这些学生谈话,重视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让学生正确认识对错,懂得人是需要有理智的,要学会自控,男子汉应有勇气面对现实,应有一颗宽容之心,遇事要沉着冷静,靠发脾气和出拳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反而会影响自己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又伤了友情,也显得缺少君子的风度。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应当有一点儿“雅量”,即容人之量,要“待人宽,责已严”,不要动辄指责怪罪别人。因区区小事而对人发脾气,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发了火,泄了气,痛快了,可这种痛快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如果换位思考,有人对你大发脾气,你会怎么想?一个时时想着别人,处处体谅别人的人,即使自己心中不快,也不会迁怒于人,更不会把自己的不愉快强加给别人。当遇到一些风言风语时,可以置之不理,也可以向老师或家长反映,得到他们的帮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荣辱感,他能把老师的话听进去,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就能用道德控制自己的行为。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从而产生了内在的自控力,脾气暴躁的学生也就慢慢变得懂事有礼了。
3、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宋庆龄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是家庭。”可见家长的教养观念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家长必须明白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不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在小学生身上的消极影响,帮助他们从观念转变入手,疼爱孩子不要一味迁就孩子,更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家长和孩子是有主次之分的,家长要坚持不该动摇的原则,不能让孩子为所欲为。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要达成共识,不要各有各的教法,让孩子无所适从,在家庭中还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以科学的方法教养孩子,以配合学校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树立正确科学的教养观念。要爱而不纵,严而不过,方法民主,以理服人,以父母和朋友的角色亲近孩子,了解孩子,引导孩子,从而更好的发展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懂得为孩子添加成长中的心理“营养”。小学生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终将踏进社会,搏击人生。精彩与否,就看“营养”如何。所以,家长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承受一定的挫折、学会正确地疏泄心理,让他们更阳光。另外也要求家长以身作则,榜样示范。要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家长首先要给孩子以榜样,从言行举止入手,努力加强个性和品德修养的培养,给孩子以积极健康的辐射,共同成长。
(三)教育效果
1、改善了学生的问题行为,促使健康成长
经过老师和家长的配合教育,张学生的暴躁行为逐步得到了有效的转化,消极的行为渐渐得到了改变,他逐渐认识了种种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也能愉快地接受来自老师和成人的帮助,并学习用科学合理的办法来宣泄自己的不快,不断地学会克制自己,约束自己,让自己成为快乐中的一员。后来张学生又有几次和同学发生矛盾,他没有再以拳头相对,而是第一时间来我办公室向老师反映情况,我当时就表扬了他有进步,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会找老师帮助解决问题,不再以发脾气来“解决”问题。通过谆谆善诱,不仅改善了张学生的问题行为,还让其他的小学生一起受到了教育。在班里营造起了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而友爱互助、快乐合作、友好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了培养和巩固,班里更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2、转变了家教观念,提高了家庭教育质量
对性格倔强学生的教育,给教师提供了历练,给学生提供了健康发展的空间,更给了家长良好的教育方法。在教育中,家长深深体会到了家庭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看到了自己的教养观念、教养方式及自身素质在孩子身上的影响。家长逐渐转变了教养观念,爱孩子爱在心中就好了,不要一味用满足孩子物质的需要来达到爱的目的,爱孩子要有原则,不要溺爱,要让孩子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