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 七下语文教案
文件名称: 1 邓稼先教学设计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264.26 KB         整理时间:2024-03-28
文件简介:
1 邓稼先

1.勾画课文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其含义。
2.把握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3.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外国对我国“核威胁”“核垄断”的阴影销声匿迹,泱泱中华从此扬眉吐气。这一成功,离不开科技专家们废寝忘食的努力奋斗,本课的主角邓稼先,便是其中的功勋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杨振宁为挚友邓稼先所作的一篇传记《邓稼先》,去了解邓稼先的英雄事迹,感受其崇高品质。
二、教学开展
1.目标任务一:扫清阅读障碍。
◎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元勋”“鲜为人知”“家喻户晓”等重点字词。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
◎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背景链接
这是邓稼先的好友杨振宁为他写的一篇回忆录性质的传记。
杨振宁和邓稼先是中学和大学同学,“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无限悲痛。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五十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下了这篇传记。
◎文体知识
传 记
概念 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格等,一般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及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或说明而成。
分类 按作者分 自传 传记作者叙述自己的生平经历
他传 传记作者叙述他人的生平经历
按体裁分 历史性传记 以记叙史实为主
文学性传记 运用多种文学手法,以史实为依据,不排斥想象性的文艺加工,但不可虚构
特征 真实性、文学性
2.目标任务二:梳理课文内容。
◎了解邓稼先
邓稼先于1948年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从此隐姓埋名28年。1964年,领衔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领衔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氢弹。1985年,因长期遭受核辐射而患癌,做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做了第三次手术,后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邓稼先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参与组织和领导了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因在核武器领导与规划工作中的杰出贡献,邓稼先在198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结合课下注释和对邓稼先的补充介绍,你觉得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
(1)邓稼先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2)邓稼先是一个无私奉献的科学家。
(3)邓稼先是一个对国家有着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4)邓稼先是一个取得了巨大成就的科学家。
小结:邓稼先是一位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科技、国防事业默默奉献的伟大科学家。
◎作者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一百年以前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一百年以前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性人物。作者将人物置于历史背景中描写,凸显出邓稼先对国家和民族的巨大贡献。
◎本文用六个小标题连缀文章内容,这六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请根据内容分别拟写新标题。
六个标题 主要内容 拟写新标题
从“任人宰割”到
“站起来了” 介绍历史背景,引出邓稼先 屈辱中扭转危险局面
“两弹”元勋 简要介绍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中展现高尚的品格
民族感情?友情? 从另一个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能走” 写艰苦的工作环境和邓稼先勇于担当、不怕牺牲的精神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永恒的骄傲 引用电报、书信中的话对邓稼先做总结评价 评价中洋溢赞美之情
[参考答案]①危机中研发原子武器 ②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邓稼先的品格和奉献精神 ③追想中成就民族骄傲 ④艰苦中显示无私无畏
◎全文各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第二部分简要介绍邓稼先的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由表及里,于对比中点明邓稼先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第四部分是第二部分的拓展,从另一角度写邓稼先的贡献之大;第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重点写环境之恶劣和邓稼先卓越的才能、意志、信念和精神;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深情而高度地赞颂邓稼先的崇高品质。
3.目标任务三:体会人物品质。
◎课文写到了关于邓稼先的哪些事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格?
事 例 精神品格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忠诚爱国
28年间始终站在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 坚持不懈
病重期间还参与拟写了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特殊时期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成员。 诚恳无私
写信证实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没有任何外国人参与。 胸怀坦荡,自尊自豪
井下信号测不到,坚决不肯撤离。 身先士卒,无私无畏
◎对比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异同,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将两人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奥本海默 邓稼先
国籍(异) 美国 中国
职务(同) 原子弹研制领导人
功劳(同) 本国原子弹工程成功的功臣
学术水平(同) 相当
文化背景(异) 美国文化 中国传统
文化性格、为人(异) 锋芒毕露 最不要引人注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纯”,朴实
文中的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两人的个性、品质截然不同。奥本海默是锋芒毕露,读研究生时就常打断别人的报告,即便到了中年,成了名人,有时还会这样。而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特殊时期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作者把奥本海默与邓稼先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了邓稼先的精神品质,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第2课时
1.目标任务一:研读引文,走近人物。
◎作者在写作这篇人物传记时,采用了大量的引文,请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所处位置 引用内容 作用
第五部分第34段 《吊古战场文》 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说明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同时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
第五部分第38段 “五四”时代的一首歌 说明了邓稼先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赞扬了他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品质。
第六部分 电报和书信的内容 对邓稼先做了一个总体评价,突出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饱含着作者对挚友的深情。
2.目标任务二:品析语句,理解人物。
◎杨振宁在写作这篇人物传记时,在文中还写了很多评述性的语句直接高度赞扬了邓稼先。请跳读课文,将其勾画出来,并做好批注。
评 价 批 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引用诸葛亮的话,画龙点睛地总结了邓稼先为报效祖国而不懈奋斗的一生,赞扬了他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多次使用程度副词“最”,表达了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
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邓稼先毫无私心、只求奉献的精神,让其能领导各阶层的工作者,可见其人格魅力之大。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最高奉献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高度赞扬之情。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突出强调了邓稼先作为理想党员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赞美之情。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永恒的骄傲。 从朋友的角度对邓稼先的品质、精神、贡献进行深情赞颂。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从人生观的角度对邓稼先为祖国和民族做出的杰出贡献进行高度评价。
◎赏析细节描写。文中除了对邓稼先主要经历的描述、作者的评价外,还有一些特写镜头式的细节描写。请找出几处,试做赏析。
细节描写 赏 析
他说他觉得没有,但是确切的情况他会再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我。 面对好友的疑问,邓稼先选择谨慎处理,这背后既是对杨振宁多年友情的看重,更是对国家民族尊严的维护。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通过问句,表现邓稼先因战友牺牲而悲痛万分,但悲痛过后信心更加坚定,因为只有核试验取得成功,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通过“颤抖”一词,我们感受到邓稼先肩上泰山一般沉重的责任和科学家时刻要面临的挑战,这个沉甸甸的词饱含了对邓稼先的钦佩和哀思。
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我不能走”表现出邓稼先在危急关头身先士卒、无私无畏的精神。
3.目标任务三:精读文本,揣摩含义。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说说你对这两段话的含义的理解。
①邓稼先身上鲜明地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诸如克己奉公、中正平和、讷于言而敏于行等;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敦厚儒雅养成了邓稼先独特的性格和气质。这种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性格气质是邓稼先能率领众人做出非同一般的历史贡献的重要原因。②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没有私心,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践行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他是理想的党员。
◎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示例】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选择。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他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结束语:让生命绽放一次灿烂,让感情澎湃一次潮汐,让思想散发一次光芒,让信念穿透一次时空……邓稼先做到了,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为了灵魂深处的希望,邓稼先让生命喷发着绚烂激情,他对生活乃至人生永恒的理解和感悟,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虽然邓稼先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会永远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三、作业布置
结合课文和课外搜集的有关邓稼先的资料,为邓稼先撰写“‘两弹’元勋”的颁奖词。



语文新课标要求我们“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本文运用小标题来连缀全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结合小标题来理清文章结构,明确层次关系,进而轻松把握内容。本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始终抓住“理解人物精神品质”这一主线,环环相扣。从导入开始,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一个初步的把握;然后通过梳理事件、比较异同,对人物的品格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接下来通过了解文中引文的作用,研读课文关键语段,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感悟更进一步深化;最后通过揣摩含义深刻的语句,来深刻感悟人物的崇高品格。此教学设计各环节由浅入深,逐层推进,符合初中生的一般认知规律,可操作性较强。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 1邓稼先教案
  • 统编版七年级第二学期《邓稼先》ppt课件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邓稼先探究积累课件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邓稼先教学课件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