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下语文教案
文件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1《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案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22.01 KB         整理时间:2022-02-12
文件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1《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案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的文言词语。
2.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4.认识纳谏在今天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2.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学法指导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战国时期诸雄争霸,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因势据时为国君出奇策异计。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来欣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的《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作品简介(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等。它是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的重要资料。《战国策》还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文章说理透彻、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善于借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

三、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个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民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稳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积极争取“士”的支持。

四、常考文言知识积累

(一)一词多义

1.朝
朝服衣冠(名词,早晨)
入朝见威王 (名词,朝廷)
皆朝于齐(动词,朝见)
2.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疑问代词,谁)
孰视之(形容词,同“熟”,仔细)
3.上
受上赏 (形容词,上等)
上书谏寡人者(动词,向上级呈递)

(二)古今异义

1.邹忌修八尺有余(古义:长,这里指身高;今义:修理)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古义:偏爱;今义: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跟“公”相对)】
3.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
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今义:方位词)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古义:指责;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三)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2.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以……为美。)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表判断)
2.省略句:与坐谈(省略主语和宾语,应为“邹忌与之坐谈”)
3.倒装句:忌不自信(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忌不信自”)
能谤讥于市朝(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能于市朝谤讥”)

五、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在生字、生词下作记号。读毕,借助注释、词典自行理解。
2.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如有疑难问题,同桌之间讨论解决。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六、朗读课文第1段

诵读指导:此段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三问三答,非常精彩,他们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语气也各不相同:其妻的偏爱之情、其妾的畏惧拘谨之情、其客的奉承之情都要读出来。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三个问句,一问其妻,二问其妾,三问其客。要读出邹忌窥镜后的自得又不自信的语气。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要读出偏爱之情;“徐公何能及君也?”妾之答,要读出怯怯的拘谨之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要读出奉承之情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此句则是邹忌通过“孰视”“窥镜自视”终于发现自己远远不如徐公而引起的深思,他的自言自语道出了妻、妾、客各自赞美自己的原因。要读得深沉、恳切,并注意其节奏感。
(指一学生读第1段,教师指导后,学生齐读)

七、朗读课文第2段。

(学生齐读)
诵读指导:本段是邹忌用现身说法、亲身体验讽劝齐王来要娓娓动听,如与人细语叙家常。
于是入朝见威王”句要用中速较缓慢地读出。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句重音要放在“诚”字上面。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对应,两两相比。三比之中,道理自然而出。节奏感很强,读时要注意,并且要读出恳切、至诚之意。
“今/齐地/方千里”中的“地”当作“土地”讲,“方”是“方圆”之意,因此在“今”与“齐地”之后都要略作停顿。
(教师领读,学生齐读)

八、朗读课文第2段。

(教师范读后作诵读指导)
诵读指导:“善”要读出齐威王的心悦诚服,音调要适当拉长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则是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要用中速读出真诚、恳切之意。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句中的“此所谓”后要略作停顿。
(学生齐读,教师加以指导)

九、品读课文

再次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关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这个问题,邹忌问了哪些人,得到了什么样的回答?
明确:(1)妻: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妾:徐公何能及君也?
(3)客人: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2.邹忌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原因是什么?
明确:(1)妻:私我——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
(2)妾:畏我——少了“君美甚”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表现了地位低微的妾的畏怯心理
(3)客人:欲有求于我——“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语气更轻,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3.妻、妾、客三个人的回答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三人回答的语气也有所不同。妻的喜爱、妾的畏惧、客人的敷衍,反映了对话人物间亲疏远近的不同,所以不能互换位置。
4.邹忌讽谏齐王,用了逻辑中的类比法,说说邹忌是怎样进行类比的?
明确:以小见大
(1)妻私臣:宫妇左右私王
(2)妾畏臣:朝廷之臣畏王
(3)客有求于臣: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5.齐威王听了邹忌的建议后,是如何做的?效果如何?
明确:(1)上赏:面刺寡人之过——门庭若市
(2)中赏:上书谏寡人——时时而间进
(3)下赏:谤讥于市朝——无可进者

十、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

1.小组讨论:你怎样评价邹忌和齐威王这两个人物形象?
2.分析人物。
明确:邹忌是一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的谋士。作为齐威王的谋臣,他能从日常生活联想到治理国家的大事,可谓忠于职守、勤于王事。他不像战国时期的说客那样,靠夸夸其谈、危言耸听去游说国君,而是以耐人寻味的小事打动齐威王,以己之受蒙蔽推及齐威王之受蒙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齐威王是一位有魄力的开明君主,他勇于听取不同的意见,且有言有行。他闻过则喜,兴利除弊,大胆改革,颇有远见,是一位有胸襟的明君。

十一、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品味邹忌劝谏技巧之高。(学生悉心揣摩,讨论交流)
明确:(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
邹忌向齐威王进谏之时,齐国的政治比较腐败,大概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如果邹忌向齐威王再三苦苦劝谏,甚至流下眼泪或者破口大骂,以死谏君,效果不一定好。邹忌注意了进谏艺术,人朝后,并未单刀直入,而是以“闺房小事”说自己的体会,小题大做,现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王之蔽甚矣”,于是一声令下,广纳谏言,终于“战胜于朝廷”。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
下级劝说上级,由于尊卑关系不得不谦言以谏,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邹忌实话实说“不如徐公美”,创设情境,取悦威王。邹忌谙习“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听”。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
邹忌很了解齐王处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求的环境中,必然是个耳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他为国之清明担忧;又因晓得齐王有修明内政以兴邦的宏志,为此设喻使齐王欣然接受劝告,提升了齐国的威望,贏得了诸侯的尊敬。
2.讨论交流: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明确: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一既不刺激对方,使对方乐于接受劝告,又不失自己的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十二、本文主旨

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谏齐威王,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表现了邹忌有自知之明、明智、精细、善于推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有自知之明,不受蒙蔽的愿望。

十三、文本特色

1.情节完整,人物生动。
全文字数不多,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邹忌的两次窥镜,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以及邹忌“暮寝而思”等情节,妙趣横生,富于生活气息,亲切有味。本文对人物的刻画特别讲究。如对邹忌,作者不重形体刻画,而重在通过细节和对话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又如,齐王只有两个反应一是“王曰:‘善。’”;二是“乃下令……”。这把一个贤明的君主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2.类比说理,说服力极强。
类比说理是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文章先写邹忌与徐公比美,接着对妻、妾、客的赞美之词进行了分析,为下文的类比说理做了必要的铺垫,然后写邹忌讽谏齐王,邹忌先从自己的私事说起,随后由私事推及国事,让齐王从中受到启发。
3.“三叠”式结构,别致精美。
文章有三个段落。“比美”中的“三问”“三答”展现了“比美”的过程,“三思”揭示了邹忌在“比美”中遭受蒙蔽的原因;“进谏”中的“三比”比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赏谏”中的“三赏”“三变”演绎了齐王从谏如流的魄力以及齐国“战胜于朝廷”的辉煌。“三叠”式结构的运用使文章显得别致精美。
4.语言朴实又形象。
作者用“修八尺有余,而形貌跌丽”十个字对邹忌的形貌作了简单介绍,将一个美男子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用“善”和“乃下令……”写齐威王的反应,语言朴实,娓娓道来,却收到了发人深省的效果。
妻、妾、客与邹忌的对话简短却形象,妻说话较随便,只要丈夫高兴,怎么说都可以;妾不敢不当妻的应声虫,尽量少说,所以少了“君美甚”字;客是外来者,说话较谨慎,又想让邹忌高兴,又不想让人看出来是在阿谀奉承。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总结邹忌讽谏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3.课外阅读《触龙说赵太后》,比较触龙与邹忌的讲话艺术。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 202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1《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
  • 高一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同步练习有答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曹刿论战》《邹忌讽齐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