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政治试题 > 高三上政治试题
文件名称: 2021届大庆市肇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政治第三次月考试题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68.27 KB         整理时间:2021-05-09
文件简介:
2021届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政治第三次月考
试题
试题说明: 1、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试卷共两部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主观题,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30道题,共60分)
1.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地思索;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  )
A. 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B.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D. 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2.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以新思想指引新征程、指导新实践,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这说明( )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哲学来源于世界观
C.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D.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3.下列不属于世界观的是( )
A.形存神存,形谢神灭 B.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C.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D.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4.在大型工程的建设中,工程师更需要有哲学的思想,并将哲学思维充分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用以指导工程建设。这说明(  )
A. 任何哲学都对实践活动具有正确的指导意义
B. 哲学为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 哲学都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对实践的追问
D.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5.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说过:“学好哲学,终身受益.”这是因为(  )
A. 哲学是智慧之学,是解决问题的一把万能钥匙
B. 哲学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巅峰,是终极真理
C.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 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6.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是实现中国梦的源动力。国家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是因为( )
①哲学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反映时代进步和客观要求的哲学,能指导和推动社会变革
④哲学是一定时代的文化的反映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7.2019年3月18日党中央首次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习近平强调要理直气壮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灌输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哲学不是宗教,但它也能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它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能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它也能教人以向善。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由此可见( )
①哲学是研究具体科学的基础,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哲学具有帮助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教化功能
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的理论思维依赖于思维的历史和成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郭沫若有一段名言:“诗人与哲学家的共同点是在同以宇宙全体为对象,以透视万事万物的核心为天职。只是诗人的利器是纯粹的直观,哲学家的利器更多一些精密的推理。”某班同学对此观点展开讨论,主要形成以下几点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①纯粹直观的诗歌作品能反映诗人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诗人纯粹直观的作品有利于促进哲学家产生更精密的推理
③诗人纯粹直观的作品能通过哲学家精密的推理表现出来
④诗歌与哲学都是为了揭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抽象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 2019年1月3日上午,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完成了人类史航天史上的一项壮举--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至此,这项略显“隐忍不发”色彩的“月球远征计划”终于度过了最困难和最惊险的时刻由此可知(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思维和存在相互依赖
④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10.下列选项中,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观点分歧的是( )
①“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④“刻舟求剑”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AI算命”正在侵入我们的生活。扫描微信二维码,进入充满科技感的界面,上传一张面部照片,智能软件就能生成一份“看透你一生”的分析报告。与“AI算命”犯了相同哲学错误的是( )
①富贵在天,此非人力可强也 ②有条件要上,无条件也要上
③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 ④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依赖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据报道,中国正在构建世界上最大人脸识别系统,系统目标是使面部和身份证件照匹配的准确率达90%。该系统核心数据集涵盖了每个中国公民的肖像信息,约13TB 大,能在3秒内识别13亿人口中的任何一人。这说明( )
①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规律推动事物发展
②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③人们突破规律的制约,可以利用和改造规律造福人类
④物质世界在进行绝对运动的同时也存在相对的静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荆人所犯的错误是( )
①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②只看到静止而否认运动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④只看到运动而否认静止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4.梁晓声的《人世间》,以“文革”为背景,折射了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对于普通人生活的深刻影响,时代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内在勾连。告诉人们,无论什么时代,自己的路都要自己去走,自己的命运都要自己把握。这表明( )
A.文学创作基于作者对时代和生活的感悟
B.文学作品是以现实为基础的能动性产物
C.文学作品源自作者的灵感
D.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15.《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一书提出,植物对环境有意识,能够区分不同波长的光线,分别做出相应的反应;它们对周围的气味环境有意识,能够对空气中飘荡的微量挥发物产生反应;它们对重力有意识,能够改变自己的形态以保证茎向上长,根向下伸等等。这一观点( )
①承认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看到了人类意识与生物反应的区别
③否定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生理基础 ④把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当作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红色、黄色、橙色能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黑色、灰色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产生郁闷乏味的感觉;白色虽有素洁感,但对比度太强,易刺激瞳孔收缩,诱发头痛等病症;而蓝色和绿色是最让人感到舒适的颜色,作用于人的感官可产生愉悦、放松的感觉。人们对不同颜色的心理感受说明( )
A.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B.意识的差异根源于客观存在状况的差异
C.有了客观存在的变化就会有人的意识的变化
D.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17.
漫画《“劳逸结合”》
(作者:陈定远)启示我们:改革和创新应该( )
①着力调整系统结构 ②着力结构和功能的优化
③着眼实现社会公平 ④着眼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8.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交通堵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城市病”日益蔓延,气候变化引起的高温、洪涝等极端天气也频繁出现。有资料显示,86%的公众认同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上述材料反映了(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人为事物的联系随人的意志而变化
C.一个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D.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与不变性
19.中国女排以11连胜的骄人战绩蝉联世界杯冠军后,主教练郎平这样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知道有时不会赢,也会竭尽全力,是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依旧眼中坚定。”下列句子中与女排精神蕴含哲理相一致性的是( )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作为一种意象,喜欢结群的鸿雁常被用来渲染思乡怀亲的愁绪,欧阳修《戏答元珍》中的“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就属于这种情况。“鸿雁”这种意象( )
①源自于作者多愁、敏感的内心世界 ②反映了鸿雁群居的生活实践特性
③体现了诗词创作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④服务于作者表达内心世界的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的这首《长相思•一重山》描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心绪。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对这首小诗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枫叶与思妇的思念心绪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②花开花残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③“一帘风月闲”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④作者采取以景衬情的写作手法表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1G是移动通信语音时代的开始;2G可以浏览一些文版信息;3G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并处理图像、音乐等;4G让我们随时看电影不再成为奢侈;5G相比4G,将在容量、传输速
率、可靠性等方面实现质的提升。从1G到5G,这一部波澜壮阔的移动通信史表明( )
①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③量变的总和构成事物的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事物在量变到质变、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的过程中前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3.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一些人对中国经济走势不乏担忧和疑问,有的人甚至趁机弹起“看衰论”的调子……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要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始终对中国经济的前景保持乐观。下列诗句与习近平总书记观点中蕴含的哲理一致且能够积极回应对改革的质疑的是( )
①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②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4.精准脱贫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当前必须围绕中央提出的重点任务,结合各地的不同特点,集中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体现的哲理是(  )
①办事情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解决矛盾要优先处理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对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5.2020年6月23日我国提前半年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目标。中国高度重视 北斗系统建设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基础
③把握矛盾特殊性,探索中国卫星导航发展的正确之路
④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6.“解剖麻雀”是毛泽东对典型调查方法的形象比喻。他指出要从个别问题深入,解剖一个麻雀,了解一处地方或一个问题,往后调查别处地方或别个问题,你就容易找到门路。下列观点与“解剖麻雀”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
①推动减排,各国应承担共同但又有区别的责任
②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③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7.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这一论断反映出( )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性质 B.要善于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
C.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不可分割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28.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可以亲口尝一尝;你想知道砒霜是否有毒,却万万不能试一试。《本草纲目》上写得清清楚楚:“砒,大毒也。”这表明( )
A.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不是唯一的
B.任何认识都是人们在直接接触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
C.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可靠得多
D.有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有的认识来源于书本
29.2019年11月13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吉林一号”高分02A卫星,“吉林一号”高分02A卫星是新型光学遥感卫星,具备高分辨率、大幅宽、高速数传等特点。卫星入轨后,将为农业、林业、资源、环境等行业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这告诉我们( )
①实践推动认识实现了由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的跨越
②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人类对卫星的探索产生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需要
④科学实验要以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为基础和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 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这说明( )
A.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认识
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C.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决定的
D.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


第II卷 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数据助力奥运会,时代发展进入新征程。早在2008 年奥运会时,北京就初步尝试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来提高服务能力。2012 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举办期间,大数据技术都成为提升环境设施智能感知度和观众实时信息获得感的重要手段,带来巨大商业价值。2022年北京冬运会筹备过程中,大数据将带来思维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和社会运行机制的深刻变化。包括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内的最先进、最前沿的大数据技术及管理手段有效运用到冬奥场馆、基础设施、生态保护、赛事服务、安全保障等各方面、各环节。时代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冬奥会筹备过程中必须坚持大数据思维,以获得巨大价值,提升各方面协调配合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分析冬奥会筹备过程中坚持大数据思维的必要性。(12分)


32.2020年春节前夕,湖北省武汉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
材料一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当前的重要工作是要抓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不误,既要确保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又要力争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材料二 大数据时代,人们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能多视角、全方位挖掘数据,梳理、分析相关信息,为生产生活服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期,大数据为我国的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人们通过搜索引擎、信息流、社交网络、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等,可以实时获取疫情动态和防疫知识,也可以知晓和关切疫区人民的当下状态。通过互联网公司为有关部门提供的大量数据,为传染源(人员)的筛查、追踪、控制和隔离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省市之间、地方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国内和国际之间的数据共享,建立畅通的数据通道,提升了全国整体防控能力,促使国内国际协同应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关系。(8分)


(2)大数据的合理运用增强了人们对新冠病毒的科学认识,提升了全国疫情防控能力。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客观性知识对此加以说明。(8分)


3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这条道路的确立既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是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为什么既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12分)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