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语文试题 > 高一下语文试题
文件名称: 2021学年浙江玉环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和解析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22.22 KB         整理时间:2022-05-09
文件简介:
2021学年浙江玉环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20学年高一下第二次月考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红楼梦》的传统性
俞平伯
从《红楼梦》中,很容易看出它如何接受、综合、发展了古代小说的传统。
《红楼梦》以“才子佳人”做书中主角,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如二十三回黛玉葬花一段,宝玉说“看了(《西厢记》)连饭都不想吃了”。以后《西厢记》几乎成为宝玉、黛玉两人对话时的“口头语”了。本书引用共六七次之多,而且用得都很灵活,如四十九回引“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一段,宝、黛借《西厢记》来说自己,非常自然。
《红楼梦》开首说补天顽石高十ニ丈,方ニ十四丈,共有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原合十二月,ニ十四气,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跟《西游记》第一回说花果山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开阔,说法略异,观念全同。而且,这块顽石,既可缩成扇坠一般,又可变为鲜明莹洁的美玉,我觉得这就是金箍棒塞在孙猴子的耳朵里呵。
《金瓶梅》跟《红楼梦》的关连尤其密切,它给本书以直接的影响,近人已有专书论述,这儿不作详引。如《红楼梦》的主要观念“色”“空”,明显从《金瓶梅》来。又秦可卿棺殓一节,几全袭用《金瓶梅》记李瓶儿之死的文字,脂砚斋本评此“深得《金瓶》壸奥”。
从上边简单引用的各例,说明《红楼梦》实集古来小说之大成。不仅此也,它还继承了更远的文学传统,并不限于小说,如《左传》《史记》,如乐府诗词,而继承《庄子》与《离骚》尤为特出。脂砚斋本第一回评,明确说“《庄子》《离骚》之亚”:第六十三回借妙玉的口气说“文是《庄子》的好”;第二十ー回,宝玉摹拟《庄子·箧篇》——这些都不必细说。我以为庄周还影响《红楼》全书。它的汪洋恣肆的笔墨,奇幻变换的章法,得力于《庄子》很深。
至于《红楼梦》与《离骚》的关系,借其中的《笑蓉诔》来说明。这属诔文,引用《离骚》《楚辞》最多。其中更饶趣味的一条是:宝玉在这篇诔文里,把他的意中人晴雯比作“螺”——宝玉说晴雯“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作者原注说:“鲧刚直自命,舜殛于羽山。《离骚》曰,鲧以亡身兮,终然天乎羽之野”。这是特识、特笔。拿自古相传“四凶”之一的“鲧”,来比晴雯这样美人儿,够古怪的:所以后来有人把这句改为“巾帼惨于雁塞”,以为用昭君出塞的故事就妥当得多了,而不知恰好失掉了作者的意思。赏识这“直”的“鲧”本是屈原的创见;《红楼梦》作者翻“直”为“刚直”,仿佛更进了一步。这是思想上的“千载同心”,非但文字沿袭而已。
如上所举,《红楼梦》古代渊源之深厚且广泛,已可略见一斑。自然,它不是东拼西凑,抄袭前人之文,乃融合众家之长,自成一家之言。所以必须把《红接梦》的传统性跟它的独创性合并地看,才能见出真面目。若片面地、枝节地只从字句上的痕迹来做比较,依然得不到要领的。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受《西厢记》的影响很深,以“才子佳人”做书中主角。
B. 《红楼梦》和《西游记》都是借写顽石开篇,说法略有不同,观念大致相同。
C. 《红楼梦》笔墨汪洋恣肆,章法奇幻变换,这得益于《庄子》的深刻影响。
D. 后来有人把“巾帼惨于羽野”改为“巾帼惨于雁塞”,俞平伯认为这恰好失掉了作者的意思。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宝玉作的《芙蓉诔》来说明《红楼梦》继承《离骚》尤为特出。
B. 文章引用《红楼梦》与《西游记》等关联的几例,说明它实集古来小说之大成。
C. 文章说明《红楼梦》融合众长,成一家之言,其传统性更在独创性之上。
D. 文章分别论述《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史传等文体的关系,最后总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俞平伯虽然没有详引近人关于《金瓶梅》与《红楼梦》关系密切的论述,但是他认为《红楼梦》的主要观念“色”、“空”是“深得《金瓶梅》壶奥”。
B. 脂砚斋评价说《红楼梦》是“《庄子》《离骚》之亚”,这佐证了《红楼梦》继承文学传统,并不限于小说。
C. 如果仔细分析《红楼梦》的文本,我们可以知道《红楼梦》受《左传》、《史记》这两部史传文学作品影响尤为突出。
D. 《红楼梦》古代渊源深厚且广泛,正是这种鲜明的传统性,决定了《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
副市长为消费者争取冰箱优惠券,送出10份“浙江制造”大礼包;副区长直播卖车,80后市长在线推销压力锅……5月20日至21日,浙江10位政府官员陆续做客产业带直播问,在“浙江制造优品”线上平台向5.85亿消费者推介浙江制造产业带的优质商品,推动交易额增长近3倍。平台数据显示,“浙江制造优品购”线上产业直播节累计吸引1780万消费者浏览、围观和下单,推动线上交易规模同比增长281%。
有专家表示:“传统的网红直播实际上是主播把持流量,卖货后消费者的信任沉淀在主播身上;‘市县长直播’的形式结合电商基于店铺、去中心化的流量分发模式,让商家成为主角,所有的消费者信任最终沉淀到商家、商品,成为商家发展品牌的新‘资本’。”
(摘编自浙江新闻网)
材料二:
2020年7月6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包括“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等在内的9个新职业。这是我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三批新职业。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增设了“直播销售员”工种。这意味着直播带货的“李佳琦”们有了正式工种称谓——直播销售员。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直播带货”成井喷式增长,全国直播电商超1000万场,活跃主播数超40万,观看人次超500亿,上架商品数超2000万。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官网)
材料三: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型销售模式,不仅让网络平台找到了新赛道,也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新舞台,成为一种流量变现的新途径。为此,一些地方政府正着手推动直播电商与专业批发市场、传统商贸企业等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
直播带货正在推动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成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突破。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在线直播的用户规模将达5.24亿人,市场规模将突破9000亿元。今年一季度网络零售规模和去年基本持平,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加5.9%,这说明网络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有了进一步提升。
从“互联网+”到“直播+”,中国经济“点、线、面、体”衔接有序、动态循环得到清晰展现。每一个环节背后是无数劳动者在有序复工复产,是中国的庞大内需在重启复苏,是新技术赋予传统产业断动能后的再出发。
直播带货、电商扶贫、在线教育……新型消费业态的生长拔节看似轻巧,其实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其背后中国几十年发展积累下来的市场潜能便是原因之一。但是“直播带货”不是“一锤子买卖”。中消协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满意度调查》显示,消费者满意程度最高的是支付环节,为79.1分;满意程度最低的是宣传环节,为64.7分。受访消费者对主播夸大和虚假宣传、用不能说明商品特性的链接在直播间售卖等问题意见较多。
面对日益红火的直播带货,市场和消费者存在种种疑问:直播带货究竟是刚需,还是一时新鲜的“网红”?对此,专家提醒,越是红火的产业,越要警惕被流量反噬,对直播带货行业而言更是如此。
如今,平台的多元化给直播带货提供了更多可能,但也加大了电商直播行业的管理难度。专家指出,规范直播带货,重点是规范商品。对直播售卖的产品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避免“线下卖不出的线上卖”,通过加强日常监管、受理消费者投诉等工作,杜绝有安全隐患、假冒伪劣、质量不达标的商品进入直播清单。
直播带货要以质量取胜,直播平台要始终把消费者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引导直播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既要推进社会共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也要强化监管,明确直播电商经营者特别是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责任义务。尤其要聚焦关键节点,加强对主播群体的规范管理。
(摘编自中国日报网《直播带货,流量取胜还是质量取胜》)
4. 下列对材料中“直播带货”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的直播带货使消费者的信任沉淀在主播上,而“市县长直播”则让消费者的信任最终沉淀到商家、商品,成为商家发展品牌的新“资本”。
B. 直播带货为各网络平台和各类企业提供了新的销售赛道和舞台,实现了流量变现,这促使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的新模式。
C. 直播带货形成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使经济实现了转型升级,这说明网络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超过了传统零售模式。
D. 直播电商场次、活跃主播数量、观看人次和上架商品数量快速增加,“直播带货”成为一种新兴的职业,现在我们可以称“李佳琦”们为“直播销售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专家认为,越是红火的产业,越容易被流量反噬,所以对直播带货行业要引起警惕。
B. 从“互联网+”到“直播+”,“直播带货”标志着中国经济已经形成“点、线、面、体”衔接有序、动态循环的固定结构模式。
C. 从直播带货的满意度调查来看,消费者对主播意见最多的是他们夸大和虚假宣传商品,在直播间售卖无法说明特性的商品,因此满意度最低。
D. 直播带货、电商扶贫、在线教育等新型消费业态发展壮大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离不开中国几十年发展积累下来的市场潜能。
6. 如何使直播带货走得更长远?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
(二)文学作品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冲棒打洪教头
不觉红日西沉,安排得酒食果品海味,摆在桌上,抬在各人面前。柴进亲自举杯,把了三巡,坐下叫道:“且将汤来吃。”吃得一道汤,五七杯酒,只见庄客来报道:“教师来也。”柴进道:“就请来一处坐地相会亦可。快抬一张桌来。”林冲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采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却不躬身答礼。柴进看了,心中好不快意。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洪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便坐。柴进看了,又不喜欢。林冲只得肩下坐了,两个公人亦各坐了。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上头,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洪教头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柴进一来要看林冲本事,二者要林冲赢他,灭那厮嘴。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
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柴进起身道:“二位教头较量一棒。”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柴进说这话,原来只怕林冲碍柴进的面皮,不肯使出本事来。林冲见柴进说开就里,方才放心。只见洪教头先起身道:“来,来,来!和你使一棒看。”一齐都哄出堂后空地上。庄客拿一束杆棒来,放在地下。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喝道:“来,来,来!”柴进道:“林武师,请较量一棒。”林冲道:“大官人休要笑话。”就地也拿了一条棒起来道:“师父请教。”洪教头看了,恨不得一口水吞了他。林冲拿着棒,使出山东大擂,打将入来。洪教头把棒就地下鞭了一棒,来抢林冲。
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只见林冲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叫一声:“少歇!”柴进道:“教头如何不使本事?”林冲道:“小人输了。”柴进道:“未见二位较量,怎便是输了?”林冲道:“小人只多这具枷,因此权当输了。”柴进道:“是小可一时失了计较。”大笑着道:“这个容易。”便叫庄客取十两银来,当时将至。柴进对押解两个公人道:“小可大胆,相烦二位下顾,权把林教头枷开了,明日牢城营内但有事务,都在小可身上。白银十两相送。”董超、薛霸见了柴进人物轩昂,不敢违他,落得做人情,又得了十两银子,亦不怕他走了。薛霸随即把林冲护身枷开了。柴进大喜道:“今番两位教师再试一棒。”
洪教头见他却才棒法怯了,肚里平欺他做,提起棒却待要使。柴进叫道:“且住。”叫庄客取出一锭银来,重二十五两,无一时,至面前。柴进乃言:“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是赢的,便将此银子去。”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拔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步已乱了,被林冲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侧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节选自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节,写林冲受高太尉迫害,发配沧州,途经柴进庄院,与武师洪教头较量枪棒的故事。
B. 小旋风柴进,为人仗义疏财,广泛结交英雄好汉,较棒一节,表现了他对林冲礼遇有加。
C. 较棒进行到四五个回合,林冲跳出圈外认输,因为他戴着枷处于被动,柴进马上自责“是小可一时失了计较”,表明柴进疏于安排。
D. 洪教头以武师身份来柴进庄上混饭吃,但目空一切,咄咄逼人,反诬林冲拜访柴进是“流配军人”前来“倚草附木”。
8. 有人说“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几句是闲笔,可以删去,你认为可以删掉吗?
9. 林冲的结局,流传较广的有三种。第一种是《水浒传》的正统结局,林冲跟随梁山众人一同接受招安。第二种来自《荡寇志》,梁山泊被官军剿灭,他被同为高俅迫害的禁军教头王进大骂,回营后羞愤交加,郁郁而终。第三种则来自央视版电视剧,得知宋江放走了被生擒的高俅后,林冲被活活气死。根据文本、所学知识以及你对林冲的理解,说说你赞同哪一种结局,并说明理由。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节选自《阿房宫赋》
(二)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10.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剽:掠夺
B.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灭族
C. 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
D. 戍卒叫,函谷举  举:起义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敢言而敢怒  貌恭而心不服
B.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为天下笑者
C. 多于南亩之农夫  余威震于殊俗
D. 然秦以区区之地  洎牧以馋诛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B. 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C. 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D. 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13. 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段(一)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 文段(一)还写到了天下之人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 文段(一)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 (一)(二)作者都指明,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1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
戎昱
去年长至①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②。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注]①长至: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②獬豸冠:指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后指御史等执法官吏。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是诗人对去年的回想,当时在长安受到重用时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B. 诗人由眼前霜雪漫天的情景联想到自己被贬的处境,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C. 颈联与辛弃疾的“梦回吹角连营”都表达报国之志难以实现的悲愤之情。
D. 身在南方的诗人在江边等不到北方的消息,深感绝望的同时不禁泪水纵横。
16. 全诗是怎样抒发情感?请结合诗篇简要分析。
17. 默写。
(1)《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楼阁依势而建,彼此环抱呼应,结构参差错落,工整精巧。
(2)“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三句的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3)《牡丹亭·游园》中,主人公发现眼前的绚烂春景,想到自己的生活环境,内心惊诧而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8.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迤逦(lǐ)    玷(zhān)辱    酒馔(zhuàn)  炮(páo)烙
B. 形骸(hái)   髭(zī)须      洗漱(shù)    谬(miù)种
C. 提(dī)防    削(xiāo)铅笔  庇(pì)佑     撮(cuō)合
D. 监(jiān)生  供(ɡònɡ)桌    央浼(měi)    模(mú)样
19.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杜牧针对唐敬宗李湛荒淫无度、大兴土木而造成民怨沸腾、国势衰微的事实,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写了《阿房宫赋》,用含蓄的手法劝谏李湛,告诫他以史为鉴。
B. 苏洵文集名曰《嘉祐集》,是以北宋的年号命名。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皆以文章名动天下,并位列“唐宋八大家”。
C. 《促织》末尾加上“异史氏曰”,点明主旨,意在揭露为政者之贪婪、凶残、自私,批判了封建官僚的腐朽以及横征暴敛的罪恶。
D. 《祝福》选自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善良,有同情心、有进步思想,同时又软弱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我”其实就是作者本人。
20.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眼睛不但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B. 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藏现实生活。
C. 他的房间静卧在四面颇为熟悉的墙壁之间,那是一间可惜略微偏小、却是真正人住的房间。
D. 她们到了门口,一把推开大门跑了出去。没有人听见把门再关上,她们也许就让门敞着,就像许多人家里出了事,就把门敞在那里一样。
21. 下列选项中,引号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
A. 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
B. 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
C. 我曾想,如果从池水中抓出一个鲤鱼“科学家”,事情将会怎么样呢?
D. 因为别里科夫的生活中处处是套子,所以我们把他称作“装在套子里的人”。
2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过度焦虑的人往往“因为100%的追求,产生1%的恐惧”,继而“因1%恐惧而放弃99%的行动”。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行动是100%安全、不承担风险的,我们应当为自己设置风险边界,即使存在风险,只要不超过边界就果断地行动,①________,也要勇敢地承受,接受不好的结果远比逃离危险的海洋容易得多。三思而后行固然是一种谨慎、周密的品质,对于重大事件想清楚、想仔细无可厚非。毋庸置疑的是,无度的熟虑、多虑导致过度的焦虑,过度焦虑者往往对看 来不那么重要的事也进行深度思考。②________,价值为零,感觉的改变是通过行动,而不是道理,迈出第一步是缓解过度焦虑的关键。“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核心理念,强调应当抛弃以情绪为准则的生活态度,③________。过度焦虑者应破除感情用事,转变一旦出现焦虑感受就 什么都不做的行为模式,去做当下应该做的事,而不是想去做的事,以行动及行动的成果体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是被动地被情绪左右、束缚。
23. 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四、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2020年12月29日消息,教育部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颁发《中小学教育惩式规则(试行)》,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材料。
材料二:某班级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为彻底解决此问题,班主任建议将“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作为班级规定执行。班长召开班会讨论此事,同学们纷纷发言;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假如你是班中一员,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写一篇发言稿,表明你的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 B  B.“观念大致相同”错误,见于文章第三段,“《红楼梦》开首说……说法略异,观念全同”。故选B。


2. C  C.原文表述为“必须把《红接梦》的传统性跟它的独创性合并地看,才能见出真面目”说明解读《红楼梦》必须结合传统性和独创性两方面来看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其价值,但并未比较二者的地位。故选C。

  3. B A.“俞平伯……他认为《红楼梦》的主要观念‘色’、‘空’是‘深得《金瓶梅》壶奥’”错误,原文“脂砚斋本评此‘深得《金瓶》壸奥’”,而不是俞平伯;C.“红楼梦》受《左传》、《史记》这两部史传文学作品影响尤为突出”错误,原文是说“它还继承了更远的文学传统,并不限于小说,如《左传》《史记》,如乐府诗词,而继承《庄子》与《离骚》尤为特出”,可见影响尤为突出的是《庄子》与《离骚》,不是《左传》、《史记》;D.以偏概全。从全文看,对文学传统的继承,是《红楼梦》成为巅峰之作的必要条件;作者认为要真正领略其要领,“必须把《红接梦》的传统性跟它的独创性合并地看”,说明《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传统性”和“独创性”缺一不可。选项“……传统性,决定了《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的结果”之说错误。故选B。

4. C  C.“直播带货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与原文不符,原文“直播带货正在推动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正在推动形成”说明并未达到“已经形成”的程度;“使经济实现了转型升级”与原文不符,原文只是“成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突破”;“这说明网络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有了进一步提升”只就直播带货本身对消费的促进而言,并没有与传统零售模式对比,“这说明网络零售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超过了传统零售模式”属于无中生。故选C。

5. D   A.“专家认为……越容易被流量反噬”曲解文意,原文为“对此,专家提醒,越是红火的产业,越要警惕被流量反噬,对直播带货行业而言更是如此”。“专家提醒”与“专家认为”“警惕”与“容易”不能混为一谈。B.“动态循环的固定结构模式”有误,文意指动态循环得到清晰展现,而非固定模式。C.“最多”错误,原文“受访消费者对主播夸大和虚假宣传,用不能说明商品特性的链接在直播间售卖等问题意见较多”;满意度最低的是宣传环节,选项中的“满意度最低”指向不明。故选D。

6. ①政府要规范直播带货的制度建设,建立严格的商品和主播准入制度;②直播平台要加强日常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③直播电商要规范商品,保证质量。

7. C  C.“表明柴进疏于安排”错,这一细节明写柴进,暗写洪教头挑起竞争却有失公平,柴进自揽过错为了给比武双方一个台阶。故选C。

8. 不可以删掉。①这几句闲笔是景物描写,营造一种轻松舒缓的氛围;②作者在林冲一忍再忍,洪教头一逼再逼之后,宕开笔墨写柴进劝阻,写月下景色,使紧张气氛舒缓,这些闲笔使得情节张弛有度;③此处描写景色为下文写林冲棒打洪教头蓄势,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9. 我认同原著版本。从林冲的性格特点和身份地位来讲,这样的结局更适合他。当初,他受那么多的迫害,但仍能够忍受,仍对朝廷抱有幻想,仍对未来怀有希望,他骨子里还是存在对安定生活的向往。逼上梁山是迫不得已,而“招安”恰暗合了他的希望。所以,他会接受朝廷招安。(言之成理即可)

10. D  D.“举”,(被)攻下。句意:戍边的陈胜、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故选D。

11. A   A.均表转折关系,却。第一句句意:嘴上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第二句句意:表面上恭敬,内心里却不服气。B.动词,做。句意:那么皇位就可以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介词,被。句意:被天下人耻笑。C.介词,比。句意: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介词,表对象。句意: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D.介词,凭借。句意: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介词,因为。句意: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杀害。故选A。

 12. C  句意: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非铦于钩戟长铩也”为状语后置,“于钩戟长铩”作“铦”的状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B;“向时之士”作“及”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故选C。

13. C    C.“寄予了一定的同情”错误。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作者用这二字,感慨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没有同情之意。故选C。

14. (1)秦人来不及哀悼自己,而后人为他们悲哀;如果后人为他们悲哀而不以他们为鉴,也会使更后来的人再为后人悲哀了。

 “自哀”,宾语前置;“哀”,为动用法,为……悲哀;“鉴”,意动用法,以……为鉴;第三个“后人”,唐之后的人。

(2)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

 “试使”,假使;“山东”,崤山以东;“度长絜大”,比长短大小;“同日而语”,相提并论。

参考译文:

(一)

燕赵、韩魏国家收藏的金玉珍宝,齐国楚国挑选的珍宝,是诸侯世世代代,从他们的子民那里掠夺来的,堆叠得像山一样。一旦国破家亡,这些再也不能占有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来。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珠被当作沙砾,丢弃得到处都是,秦人看见这些,也并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嘴上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戍边的陈胜、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消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皇位就可以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人来不及哀悼自己,而后人替他们哀伤;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鉴戒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二)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15. D  D.“身在南方的诗人在江边等不到北方的消息”,错误,诗中“北望南郊消息断”并没有点明具体的落脚点,“江头”也只是诗人“泪阑干”之处,而非“在江边等不到北方的消息”。故选D。

16. ①对比。将“去岁”和“今年”的际遇对比,表现诗人对仕途不顺的感慨。②虚实结合。“梦随”和“身寄”两句,一虚一实,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③直抒胸臆。“报国难”直接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17. ①各抱地势    ②钩心斗角    ③孤光自照    ④肝胆皆冰雪    ⑤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⑥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18.B A.“玷(zhān)辱”中的“玷(zhān)”读音错误,应该为“玷(diàn)”;C.“庇(pì)佑”中的“庇(pì)”读音错误,应该为“庇(bì)”;D.“监(jiān)生”中的“监(jiān)”读音错误,应该为“监(jiàn)”。故选B。

19.D    D.“选自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错,《祝福》选自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这个‘我’其实就是作者本人”错,这个“我”其实是文学形象,不一定就是作者本人。故选D。

20.C A.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但”应在“眼睛”前。B.搭配不当,“躲藏”与“现实生活”不可搭配,应为“躲避”。D.成分残缺,“没有人听见把门再关上”,“听见……关上”不搭配,缺少“听见”的宾语,可改为“听见把门再关上的声音”。

21.D例句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A.引号表示强调内容;B.表示直接引用对话;C.表示特殊含义;D.表示特定称谓。故选D。

22.①即便产生了不良后果    ②想却不做    ③而应以行动为准则

23.例如,林黛玉虽体弱多病,寄人篱下,但腹有诗书、性格孤高、超凡脱俗,可以芙蓉为喻,因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芙蓉是性情高洁、不染纤尘的象征。薛宝钗温柔可亲、相貌雍容,可以牡丹为喻。史湘云心直口快,开朗豪爽,活泼可爱,可以芍药为喻,因为芍药花形妩媚,花色艳丽,史湘云醉眠芍药茵也是《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之一。香菱虽然命运多舛,但依然浑融天真,毫无心机,香菱的判词中有“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而“根并荷花一茎香”的是菱花,菱花像莲花一样美丽、脱俗、清香,所以可以菱花喻香菱。

24.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一强调了教师惩戒的合理性、合法性,这是材料二中班主任创立惩戒规则的法律依据;材料二中“某班级迟到现象屡禁不止”,这是制定班规的必要性前提,材料创设了一个学生讨论班规的真实情境。针对学生的迟到问题,班主任“建议"出台无正当理由迟到的同学在教室内罚站十分钟的班规,班长召开班会讨论此事。考生写作也即是针对此班规发表看法,这是真实情境对本文写作的限制性。材料一的设置目的是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给学生提供参考借鉴之用的。材料一首先介绍了教育部(社会)最新规定:允许教师有教育惩戒权。其次,材料一还描述了教育惩戒权的各种好处。以上两点,实际上是把学生引导到“肯定”班规的价值观上去。材料二中班主任反对学生随意迟到,这对学生的教育很有必要。如果不加惩戒,学生懒散地学习习惯就会养成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让迟到学生在教室罚站,说明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尊严,并不是一味地以惩戒了事。基于以上两点,考生只能选择支持承接,如反对这个班规只能在使合理的惩戒方式”之内思考。

从写作任务角度分析,题干要求考生假定自己是班中一员,参与讨论,讨论时要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教育现状,发表自己对班规的看法。这个典型任务对学生的写作再一次进行了限制,即一方面考生要从班级学生的立场,对这条班规提出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考生要能跳出班级范围,从当今社会和教育现状的角度,用更宏观的视角来观照这次讨论。要对后者进行妥善思考,就有必要联系材料一所给的信息。考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认识,文体应选择议论文。

写作时,考生可以选择全盘接受班规的内容,肯定班规的合理性;也可以部分支持、部分反对,如支持班规设立的初衷,肯定班规的某些优点(如提倡有事请假,反对自由散漫;再如罚站范围仅限于教室,不会太伤害迟到学生的自尊心等等)。从大的方面来说,在材料一的引导下,考生应该选择支持,留给“反对”意见的空间其实很小,但考生还可以在惩罚的方式和力度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对班规中不合理的部分,如迟到一分钟就罚站十分钟,或者惩罚的方式比较单一等考生还是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考生可以由班规讨论出发,从不同的立意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和联想,考生可以引经据典,比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先生就有一条戒尺,也有罚站的规矩;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任何违规都有惩戒,班规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契约意识;可以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惩戒对自己的成长有过什么影响……但要注意,联系和思考必须围绕情境和任务展开,切莫脱离材料信马由缰。

立意:

1. 迟到应惩罚,罚站很合理。

2. 迟到应惩罚,不必非罚站。

3. 迟到应惩罚,惩罚方式可多样。

4. 把戒尺还给老师,但惩戒方式要科学。

例文:

把戒尺还给老师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把戒尺还给老师”。

今天我们班召开班会,讨论班主任规定“无正当理由迟到一分钟,罚站十分钟”的做法是否合理。我听了同学们的发言,结合自己的思考,赞同老师采取惩戒的做法,应该把戒尺还给老师了。

去年国家就出台相关法律,规定了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惩戒权。教师可以采取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惩罚来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教育惩戒其实可以上溯到汉代。戒尺就是教育惩戒的外在表现,它一直是老师的权力象征,却在解放后突然销声匿迹。如今国家终于出台规定,将戒尺还给老师。这是为什么呢?

国有国规,家有家法。班级也应当有明确的班规,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一处学习的乐园。班规可以由学生自己制定,但班级还需要老师管理。班级规定只有与奖惩相挂钩,才能行之有效。因此说,老师的教育惩戒权是必不可少的。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惩戒更何谈教育?

《未成年人保护法》本意是保护青少年身心安全,结果却导致教师失去了惩戒权。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的概率一直没有降低,并不是社会治安不够好,预防犯罪的教育工作不到位,而是从小缺乏惩罚的孩子,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比较淡薄。一些“90后”毕业后不断跳槽,大多是因为“老板批评了我”“老板不重用我,埋没人才”。这与他们从小缺乏惩戒,抗挫能力差有关。因为抗挫能力差,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国家意识到此类社会问题的根源,立法维护教师惩戒权。

所以,班主任规定惩戒项目是没有错误的。班主任之前也采取过谈心、劝导等方式来减少迟到现象,但是收效甚微。这不正说明同学们规则意识淡薄吗?班主任采取惩罚的方式,目的是希望同学们准时到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全班同学的学习效率。对于老师正确的做法,我们理应大力支持。

同学们要正确看待教育惩戒现象。汉代著名文学家左思小时背书经常不能完成任务,老师一气之下让他抄书,并且打手,他从此勤奋苦读,笨鸟先飞,成年后写出《三都赋》,一时洛阳纸贵。鲁迅少年时上私塾也受过惩罚,后来也成为文学大家。因此我们不必对于教育惩戒太过苛刻,一些合理的惩罚,有助于我们提高规则意识,提升责任意识,增强抗挫能力。

把“戒尺”还给老师吧,那“高高的举起,又轻轻的落下”的“教鞭”中,全都是老师对学生恨铁不成钢的爱与希望啊。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