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生物试题 > 七上生物试题
文件名称: 2023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127.67 KB         整理时间:2023-11-22
文件简介:
2023年秋季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
生物学
(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满分:6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涂答案。)
1. 我市的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6.76平方公里,有桫、格木、喜树、海南五针松、罗汉松等珍稀植物和18种国家二级保护的兰科植物,形成了色彩斑斓的森林景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B. 个体大小的多样性
C. 个体数量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详解】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里有桫、格木、喜树、海南五针松、罗汉松等珍稀植物和18种国家二级保护的兰科植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的多样性,它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A符合题意。
B.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个体大小的多样性,B不符合题意。
C.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个体数量的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成语不能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 雨后春笋 B. 孔雀开屏
C. 蜻蜓点水 D. 水滴石穿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雨后春笋,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A不符合题意。
B.孔雀开屏是雄孔雀的求偶行为,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B不符合题意。
C.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体现了生物能繁殖后代,C不符合题意。
D.水滴石穿没有生物,不能体现生命现象,D符合题意。
故选D。
3.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诗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描写了鸟儿受到惊吓而飞起的场景,这其中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能繁殖 B. 对刺激有应激性
C. 能生长 D. 能进行新陈代谢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可见,“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说明生物对刺激有应激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 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发生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温度影响蚯蚓的生活
B. 阳光影响蚯蚓的生活
C. 空气影响蚯蚓的生活
D. 湿度影响蚯蚓的生活
【答案】C
【解析】
【分析】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详解】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大雨过后,由于雨水把土壤中的缝隙塞满,导致土壤中的氧减少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所以爬出洞穴,这体现了影响蚯蚓生活的因素是空气,而不是阳光、温度、湿度,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 能够体现生物必须依赖和适应环境的是( )
A. 草盛豆苗稀
B.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鱼儿离不开水
D. 蝗灾导致小麦减产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生物影响环境的同时还要适应环境。
【详解】A.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环境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带走大树周围的一些热量,从而降低了大树周围的温度,使得大树地下比较凉爽,这说明大树影响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属于生物影响环境,B不符合题意。
C.鱼儿离不开水,并且鱼的形态结构特点适应于水中生活,体现生物能适应环境且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C符合题意。
D.蝗灾导致小麦减产,是环境因素中的生物因素蝗虫对小麦生长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不属于生物分类单位的是( )
A. 界 B. 属 C. 纲 D. 宗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宗不属于分类单位,D错误,ABC正确。
故选D。
7. 在探究实验中,如果实验数据和结果不支持假设,则不应该有的后续做法是( )
A. 认真分析原因
B. 继续查找资料
C. 修改实验数据
D. 重新进行实验
【答案】C
【解析】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但是在进行科学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不相符则应该认真分析原因,继续查找资料后重新提出假设后再进行实验,或者再进一步进行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能修改实验数据,因此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8. 科学家在草原上利用摄像机记录狮子的捕猎过程,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文献法 D. 调查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等。
【详解】A.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A错误。
B.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可见,科学家在草原上利用摄像机记录狮子的捕猎过程,属于观察法,B正确。
C.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C错误。
D.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D错误。
故选B。
9. 小明惯用右手,他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正确位置关系应该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时正确的方法是:用左眼观察,同时右眼睁开,便于边观察边作图。
【详解】用显微镜观察时正确的方法是:用左眼观察,同时右眼睁开,便于边观察边作图。小明习惯用右手,所以观察时用左眼观察,右眼便于记录作图。如果用左眼观察,右眼闭起就不能同时记录作图,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0. 既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也是细胞内遗传物质贮存场所的结构是( )
A. 细胞核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叶绿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
【详解】A.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正确。
B.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B错误。
C.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C错误。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A。
11. 动、植物细胞进行分裂时,最先发生变化的结构都是( )
A. 线粒体 B. 细胞核 C. 叶绿体 D. 细胞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详解】细胞的分裂过程是: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有一个细胞核;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 可见,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 生物绘图的用笔,应选用( )
A. 3H或2H铅笔 B. 2B或HB铅笔
C. 蓝色水性笔 D. 黑色水性笔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有:(1)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称的地方。(2)一般用3H的削尖的铅笔。(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4)字尽量标注在右侧,用尺引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
【详解】3H或2H的铅笔较硬,能较清晰的绘出细胞的结构图,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3. 人体血液被称为“流动的组织”,它属于( )
A. 结缔组织 B. 神经组织
C. 肌肉组织 D. 上皮组织
【答案】A
【解析】
【分析】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
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
【详解】由分析可知,人体内的血液具有营养等作用,属于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4. 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是( )
A. 营养组织 B. 保护组织
C. 上皮组织 D. 神经组织
【答案】D
【解析】
【分析】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动物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详解】A.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
B.保护组织是由植物体表面表皮构成,具有保护功能,B不符合题意。
C.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分布在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体内各种管腔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C不符合题意。
D.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接受刺激,产生、传导神经冲动,起调节和控制作用,D符合题意。
故选D。
15. 西红柿又名番茄、洋柿子,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与西红柿果肉属于同一个结构层次的是( )
A. 白菜叶 B. 口腔上皮细胞
C. 玉米茎 D. 菠菜叶上表皮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动物体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西红柿果肉和菠菜叶上表皮都属于组织结构层次,白菜叶和玉米茎都属于器官结构层次,口腔上皮细胞属于细胞结构层次,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30个空,每空1分,共30分。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写答案。)
16. 图1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表示细胞质的序号是___。
(2)能够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___;①对细胞具有___的作用。
(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在③中有___,它溶解有较多的糖分。
(4)在①②③④四个结构中,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两个是___和___(两空均填序号)。
【答案】(1)④ (2) ①. 细胞膜 ②. 保护(或“保护和支持”)
(3)细胞液 (4) ①. ② ②. ④
【解析】
【分析】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核、③是液泡、④是细胞质,据此回答。
【小问1详解】
④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小问2详解】
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①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小问3详解】
③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在③中有细胞液,它溶解有较多的糖分。
【小问4详解】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线粒体。故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④细胞质、②细胞核和线粒体。两者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7. 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显微镜的镜头包括___两种,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是:取镜安放→___→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取镜时手握的部位是___(填序号)。
(2)用显微镜观察写有字母“E”的玻片,看到的物像是“___”,若看到的物像在视野左上方,应该将玻片向___的方向移动才能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3)如表,4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则视野中看到细胞数量最多的同学是___。

甲 乙 丙 丁
目镜 15× 10× 10× 15×
物镜 40× 40× 10× 10×

【答案】(1) ①. 目镜和物镜 ②. 对光 ③. ①
(2) ①. ②. 左上方
(3)丙
【解析】
【分析】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
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物像可移动到视野中央。
图中:①是镜臂、②是镜座,据此回答。
【小问1详解】
显微镜的镜头包括目镜和物镜两种,目镜没有螺纹,它直接插在镜筒的顶端。物镜物镜上有螺纹,它像上螺钉一样安装在转换器的孔上。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①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放置玻片标本 --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4.观察--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4.最后收放--整理实验台。综上所述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
【小问2详解】
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一个放大的倒像,简便方法写纸上倒过来看。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E”旋转180度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 的图像。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物像可移动到视野中央。故若看到的物像在视野左上方,应该将玻片向左上方的方向移动才能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小问3详解】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因为物体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甲,15×40=600,此镜头组合放大了600×;乙,10×40=400,此镜头组合放大了400×;丙,10×10=100,此镜头组合放大了100×;丁,15×10=150,此镜头组合放大了150×;由此可见只有丙同学选的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最小,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18.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进行了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控制的单一变量是___,它和光、空气等一样,都属于影响鼠妇分布的___;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该变量引起的,实验方案中应该设置___。
(2)实验获得的鼠妇分布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条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干燥 2 4 3 3 3 2 3 2 3 2 2.7
湿润 8 6 7 7 7 8 7 8 7 8 7.3
从表中数据可知,用于实验的鼠妇数量不能过少,应该在___只左右,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准确性。
如果该数据不支持实验开始时作出的假设(即实验结果证明假设不成立),而且实验过程正确无误,这说明实验开始作出的假设是:湿度对鼠妇的分布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3)实验结束后,对鼠妇最合适的处置方法是___。
【答案】18. ①. 湿度 ②. 非生物因素 ③. 对照实验
19. ①. 10 ②. 没有
20. 放回适宜鼠妇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解析】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小问1详解】
分析实验可知,该实验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水分。它和光、空气等一样,都属于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该变量引起的,实验方案中应该设置对照实验。
【小问2详解】
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但鼠妇数量也不能太多,太多了会增加实验操作难度。所以,实验过程中,要用10只左右鼠妇,目的是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小误差。
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实验获得的鼠妇分布数据如表。如果该实验数据不支持实验开始之前同学们作出的假设,而且实验过程正确无误,则表明他们的假设与实验数据相反,这说明他们在实验开始之前作出的假设是:湿度对鼠妇的分布没有影响。
【小问3详解】
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19. 请补充完整“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过程。
(1)用洁净的___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
(3)用刀片切取一块洋葱鳞片叶,用镊子撕取鳞片叶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液滴中,并用解剖针将表皮展平。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液滴上。盖片时要防止装片上出现___。
(4)盖玻片一侧滴一滴___,用___从盖玻片对侧引流,使液体扩散到整个标本。
(5)用低倍物镜观察临时装片,在视野中找到细胞物像后,调节显微镜的___使物像更加清晰。
【答案】19. 纱布 20. 清水
21. 气泡 22. ①. 稀碘液#碘液 ②. 吸水纸
23. 细准焦螺旋
【解析】
【分析】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简记为:擦→滴→撕→展→盖→染。
【小问1详解】
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避免视野中出现污点。
【小问2详解】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和清水的浓度一致,因此,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等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小问3详解】
气泡是视野中带黑边的圆圈,会影响观察效果。因此,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装片上出现。
【小问4详解】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结合分析可见,为了便于在视野中观察到细胞的细胞核,会用碱性染料碘液进行染色。因此,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引流,使液体扩散到整个标本。
【小问5详解】
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20. 如图是玉米植株的结构层次示意图,其中A表示的是细胞这一结构层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的序号是___,经此过程得到的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___,从而保证了生物物种的延续性和正常的生命活动。
(2)序号③表示的过程是___,从形态可以推测,最可能具有分裂增生能力的组织是___(填序号)。
(3)我们食用的玉米粒,属于___(填序号)结构层次,对于玉米而言,属于这一结构层次而且具有繁殖功能的结构还有___。
【答案】(1) ①. ② ②. 遗传物质
(2) ①. 细胞分化##分化 ②. B3
(3) ①. C ②. 花
【解析】
【分析】如图中,A细胞,B组织,C器官,D植物体,①表示细胞生长,②表示细胞分裂,③表示细胞分化,B1是营养组织,B2是输导组织,B3是分生组织,B4是保护组织。
【小问1详解】
细胞经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的序号是②,经此过程得到的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从而保证了生物物种的延续性和正常的生命活动。
【小问2详解】
新形成的细胞不断长大,慢慢的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开始分化,形成了在形态和结构及功能上都相同的细胞群即组织,由此可见,③表示的过程为细胞分化。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其中,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观察图中四种组织可知,最可能具有分裂增生能力的组织是B3。
【小问3详解】
我们食用的玉米粒实际上使果实,属于生长器官,属于C结构层次;玉米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因此,对于玉米而言,属于这一结构层次而且具有繁殖功能的结构还有花。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 2023年韶关市新丰县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 2023年广东茂名市电白区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 2022-2023学年株洲市渌口区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