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历史试题 > 七上历史试题
文件名称: 2022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313.39 KB         整理时间:2022-12-20
文件简介: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2营口期末)“你的两颗门齿,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你用过的粗糙石器,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智慧的闪烁;那遗留着的炭屑和烧骨啊,是不是告诉后人,你已经征服了火的精灵?”诗歌中的“你”距今约( A )
A.170万年 B.70万—20万年
C.3万年 D.6 000年
2.(2022深圳期末)美国某学者指出:“因为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而不是采集、狩猎或收集食物——把食物储藏在粮仓里和牲圈里,他们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材料说明( D )
A.农业和畜牧业分离使人类走向定居
B.定居生活限制了人类的活动距离
C.人类在采集和狩猎中学会储存食物
D.农业兴起是定居生活的重要前提
3.(2022濮阳期末)农业是我们食物的主要来源。我国是世界上较早进行农作物种植的国家之一,下列有关我国原始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北京人时期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种植
B.河姆渡原始居民以粟为主要种植作物
C.半坡原始居民时南稻北粟种植局面形成
D.我原始农业产生于打制石器时代
4.(2022北京西城区期末)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B )
A.炎帝、舜 B.炎帝、黄帝
C.黄帝、禹 D.舜、禹
5.(2021黄石)《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其中,“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 B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6.(2022庐江期末)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对材料中所说的“周的制度”,下面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这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B.目的是巩固统治
C.它使西周成为强盛的国家
D.它标志着西周进入封建时代
7.(2022沈阳期末)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是一处古蜀文明遗址。古蜀文明是中国商代青铜文明当中非常有特色的一支,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这就像一个花园中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共同构成了青铜时代的中华文明。这段文字说明( C )
A.中外交流构成中华文明
B.夏商周的青铜文明一脉相承
C.中国青铜文明的多样性
D.中国青铜铸造技术领先世界
8.(2022滨州期末)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包括( A )
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和生产力的发展 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③引发了分封制的瓦解 ④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22深圳期末)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 C )

A.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B.郡县制必然取代分封制
C.战争不断,统一趋势加强
D.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崛起
10.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B )
A.老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屈原
11.(2022汉中期末)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齐为止,前后10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事业,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割据局面。秦国能够完成统一主要在于( C )
A.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B.重视招募人才
C.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D.地理位置优越
12.(2022滨州期末)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B )
A.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B.统一文字,推行全国
C.“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D.建立皇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13.(2022临沂期末)安车(如图)是秦汉时期的一种车驾,常驾四匹马。西汉初期,社会残破,为皇帝套马拉车都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但到汉武帝时期,马匹遍布街巷。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盐铁专卖 D.百家争鸣
14.(2022临沂期末)今天陕西西安和平门附近有个地方叫下马陵,传说就是因为董仲舒去世后葬在此地,一日汉武帝经过此地,为了表示对董仲舒的尊敬,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此人受到如此尊重,主要因为他主张( D )
A.实施“推恩令” B.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C.抑制豪强势力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15.(2022济南期末)司马迁写《史记》前,游历各地,搜集民间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在此基础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史记》的著述。这表明司马迁著史( B )
A.坚持“有闻必录”原则
B.注重搜集鉴别历史材料
C.忽略实地考察的真实性
D.轻视文献记载的价值
16.(2022枣庄期末)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段词描述了我国古代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 A )
A.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B.交战双方为曹操军队和袁绍军队
C.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D.导致了前秦的瓦解和北方的再度分裂
17.(2022昭通期末)“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导致了西晋衰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迁徙的高潮。”该“内乱”是指( B )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楚汉之争 D.国人暴动
18.(2022海口期末)如图为《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据图迁入陕西关中的是( D )

A.匈奴 B.鲜卑
C.鲜卑、羯 D.羌、氐
19.“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 C )
A.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
B.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C.这一时期全国大部分时间处于统一状态
D.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内迁,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加强
20.(2022辽宁大连期末)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C )
A.北方的统一
B.鲜卑族与汉族矛盾的激化
C.北方的民族交融
D.北魏的衰败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21题14分,22题16分,23题14分,24题16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
——《秦汉史》
材料二 西汉建立后,举凡各级行政建制、官僚制度、军制和法律、土地和赋役制度等等,都是秦制的延续和发展。……但汉武帝一方面推崇儒术,一方面又条定刑法,重用酷吏。……武帝起用“布衣”公孙弘为相,打破封君为相的惯例。……武帝陆续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打击王国势力。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图一 秦朝疆域图 图二 西汉疆域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4分)
答案:推行郡县制;制定法律(秦律)。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汉的各种制度与“秦制”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为“打击王国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答案:关系:西汉制度是秦朝的制度的延续和发展。措施:实施“推
恩令”。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汉与秦朝疆域的最大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不同”的现实意义。(4分)
答案:不同之处:西汉疆域与秦朝疆域相比,主要增加了西域地区,设置西域都护府进行管辖。现实意义: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2分)
答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或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与巩固)。
22.(2022安庆期末)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思想篇]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艺术篇]
材料二 如图所示。

图一 图二
[科技篇]
材料三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材料四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1)材料一《论语》主要反映了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和言行?为了将他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4分)
答案:孔子。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材料二中图一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其造字方法有多种,其中最为进步的造字方法是什么?图二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请写出这部作品的名称?(4分)
答案:形声。《兰亭集序》。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东汉时改进造纸工艺的人是谁?材料四出自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他的作者是谁?同一时期南朝祖冲之的科技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这项成果是什么?(6分)
答案:蔡伦。贾思勰。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4)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2分)
答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等等。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将田赋降至三十税一。文帝在位20多年,不修室苑。文景时期,还减轻刑罚,废除伤残肢体的肉刑。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西汉初年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归纳这一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任意写出两条即可)。(6分)
答案:“文景之治”。原因: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等等。
材料二 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令还复民伍。……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
——《后汉书·光武帝纪》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汉光武帝在统治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经济。(2分)
答案: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
材料三 和帝、安帝后,东汉统治集团腐朽,豪强势力扩张……农民境况日益恶劣。水旱、虫蝗、风雹和疫病连年不断,地震有时成为一种严重灾害。沉重的赋役……严重地破坏了农村经济,迫使农民到处流亡……流亡的农民到处暴动。
——徐寒《中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农民到处暴动的原因。184年爆发的农民暴动是什么?(4分)
答案:原因:政治腐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赋役沉重;等等。暴动:黄巾起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汉朝的兴亡说说,其给后人留下了什么经验教训?(2分)
答案:要重视农业的发展,减轻人民负担;腐败会导致社会混乱、民不聊生;要实行仁政,以民为本,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等等。
24.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自古以来都有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优良传统。某校六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兴修水利工程]
材料一

(1)材料一图中的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是什么水利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4分)
答案:都江堰。李冰。
[调整统治政策]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次变法的内容?这项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是什么?(4分)
答案:商鞅变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引进优良作物]
材料三 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3)材料三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这条商路的开通有何重要意义?(4分)
答案: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采用先进技术]
材料四 东晋南朝时,在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湖田。人们还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
季稻。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东晋南朝时北方人口南迁,将哪些先进技术带到了南方?(2分)
答案: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
(5)请为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答案:推动乡村振兴,共建幸福中国;等等。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