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历史试题 > 九上历史试题
文件名称: 2023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河南省实验中学含解析)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1.82 MB         整理时间:2023-11-14
文件简介:
河南省实验2023——2024学年上期期中试卷
九年级历史
(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闭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以下三幅图片分别是“走”字的在中国甲骨文、埃及象形字、苏美尔楔形文字中的写法。由此可见( )

A. 世界文明同宗同源 B. 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C.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D. 中华文明在交流中发展传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三幅图片分别是“走”字可以看到写法的不同,但是表达的意义相同,说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与统一性,B项正确;世界文明同宗同源无法体现,排除A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无法体现,排除C项;中华文明在交流中发展传承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2. 在雅典城邦担任官职是一种荣誉和义务,任职者并无薪资,凡任职者需有充足的生活保障。公元前5世纪,雅典开始向担任公职和出席公民大会者提供-定津贴。这一做法( )
A. 推动雅典民主制度的发展 B. 体现雅典健全的法律体系
C. 说明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 D. 标志雅典确立了民主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凡任职者需有充足的生活保障。公元前5世纪,雅典开始向担任公职和出席公民大会者提供-定津贴”并结合所学可知,向担任公职和出席公民大会者提供津贴提高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推动雅典民主制度的发展,故A正确;题干信息未体现法律体系、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民主制度的内容,故BCD错误。综上故选A。
3. “罗马人按部就班扩充律法,将法官的裁决、司法专家的意见都囊括于内,作为法律的组成元素。”下列能说明罗马人在这一方面成就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荷马史诗》
C. 《十二铜表法》 D. 《罗马民法大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大帝在位时颁布的法律文献,是《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的统称,《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D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时期的法典,排除A项;《荷马史诗》是希腊宝贵的文学遗产,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排除C项。故选D项。
4. 有历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
A. 西欧庄园的流行 B.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 手工工场的出现 D. 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在11至12世纪,欧洲城市普遍展开了反对封建领主、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往往通过赎买获得自治权,但许多城市却依靠武装斗争获得不同程度的独立与自主。如法国的琅城,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和米兰等,但这从侧面恰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是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市民阶层产生。题干中其活力表现为城市和大学的兴起,D项正确;西欧庄园的流行和庄园法庭的出现不是其“活力”表现,排除A项;手工工场的出现成为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重要标志,排除B项;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在13-14世纪,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5. 某班历史课上展示了三张图片,这节复习课的主题应该是( )

图一封君与封臣 图二一个庄园的图解 图三中世纪大学课堂

A. 古代希腊文明 B. 早期殖民掠夺
C. 欧洲封建时代 D. 近代文明曙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图一封君和封臣。图二庄园地图。图三中世纪大学课堂。”可知,封君和封臣是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故这节复习课的主题应该是欧洲封建时代,C项正确;题干材料不涉及古希腊文明,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开始早期殖民掠夺,排除B项;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文艺复兴的开始被称为近代文明的曙光,排除D项。故选C项。
6. 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这直接反映了诗人( )
A. 强调人的个性 B. 屈从命运安排
C. 反对封建神学 D. 相信社会进步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可知,该材料反映了诗人认识到作为个人应有的独特性,不为自己异于周围人物而心生恐惧,坚信自己有成就大事的潜力,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屈从命运的安排,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封建神学,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强调诗人的个性及自信,未涉及社会的进步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分析】
【点睛】
7. 人类开拓海洋的行为开启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人类的这一“行为”是( )
A. 郑和下西洋 B. 鉴真东渡 C. 新航路开辟 D. 文艺复兴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新航路开使世界开始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开启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C项正确; 郑和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排除A项;鉴真东渡是到日本传播佛学,与主旨无关,排除B项;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运动,与全球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 有葡萄牙历史学家承认:“葡萄牙人适应了南美洲的气候,带来了印第安人的消灭……从1531年起,印第安土著即开始走向消灭的过程。”该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 )
A.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 殖民主义的滔天罪恶
C. 哥伦布发现了南美洲 D. 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1531年起,印第安著即开始走向消灭的过程。”在整个殖民时期,西班牙所属的领地有1300万印第安人被杀,葡萄牙所属的巴西地区有大约1000万印第安人被杀,整个殖民统治时期,超过3000万印第安人死于殖民者的屠杀下”可知,描述说明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大量原住民的非正常死亡,因此材料能够佐证殖民主义的滔天罪恶,B项正确;题干材料内容描述的是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与文艺复兴无关,排除A项;哥伦布发现北美洲,排除C项;题干材料内容描述的是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未涉及现代工厂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9.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这表明英国( )
A. 国王退出政治舞台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 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D. 赢得了民族的独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国家的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国王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的制约,所以材料所说的紧箍咒即为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对君主的权力加以制约,B项正确;国王退出政治舞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不是民主共和制度,排除C项;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民族解放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10. 在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刚刚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统治秩序面临危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迎回查理二世,建立起复辟王朝。当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时,他们又发动“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王权统治。这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A. 一场民族解放运动 B. 排斥君主制政体 C. 试图建立共和制 D. 具有曲折性、妥协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描述,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两次政权的转移都是通过不流血的和平方式,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的妥协方式实现的,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曲折性、、妥协性,D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更美不是民族革命,排除A项;选项内容与保留君主制的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共和制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11. 下列数轴呈现了17~18世纪的若干重大事件。它们反映的时代潮流是( )

A. 推翻本国封建统治 B. 取得民族解放胜利
C.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D.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题干的“英国议会重新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美国独立战争结合后,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法国大革命过程中颁布了《人权宣言》,题干的重大事件反映的时代潮流是进行资产阶级革命,C项正确;推翻本国封建统治与美国独立战争无关,排除A项 ;取得民族解放胜利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无关,排除B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排除D项 。故选C项。
12. “新世界的环境不仅(让他们)产生了新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塑造出新的思想方式和新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信念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与旧世界不同的新人。”材料反映了北美地区的人民( )
A. 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B. 受到人文主义影响
C. 受到严重殖民压迫 D. 形成了分权的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思想的传播,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意识的觉醒,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同于旧世界的新人,要摆脱宗主国的殖民压迫而独立,A项正确;人文主义主张摆脱天主教的束缚,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殖民地民族意识的觉醒,未体现受到严重殖民压迫,排除C项;材料与分权思想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3. 某文件表示:“当今大不列颠王国的历史,就是屡屡伤害和掠夺这些殖民地的历史,其直接目标就是要在各州之上建立一个独裁暴政。……他切断我们同世界各地的贸易。”这一文件是(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1787年宪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当今大不列颠王国的历史,就是屡屡伤害和掠夺这些殖民地的历史,其直接目标就是要在各州之上建立一个独裁暴政。……他切断我们同世界各地的贸易。”结合所学可知,内容出自美国的《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B项正确;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不符合“当今大不列颠王国的历史,就是屡屡伤害和掠夺这些殖民地的历史”,排除A项;法国《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和保护私有财产,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787年宪法是美国独立战争后,为巩固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建立战后美国的社会制度而制定的一部宪法,排除D项。故选B项。
14. “所谓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而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爆发于黑暗,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法国革命如“闪电”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理环境的特殊 B. 美国革命的影响 C. 启蒙思想的动员 D. 旧制度根深蒂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主要是启蒙思想之影响,封建制度之崩溃,国内之政治腐败及美、英革命的刺激,而如同“闪电”是由于17-18世界思想启蒙运动提倡自由、平等,提倡理性主义,反对封建专制,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基础,C项正确;地理环境特殊与法国大革命爆发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美国革命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但非主要原因,排除B项;旧制度根深蒂固和爆发如“闪电”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
15. 钱乘旦曾说过:“欧洲在近代形成民族的过程中,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第一个阶段……。民族国家的第二个阶段,民族与王权发生对抗,最终推翻专制王权。”下列史实体现了“第二阶段”特点的是( )
A. 日本大化改新 B. 法国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英国工业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民族国家的第二个阶段,民族与王权发生对抗,最终推翻专制王权。”可知在欧洲近代民族形成过程中,第二阶段最终推翻了专制王权。结合课本所学,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792年法国废除了君主制度,推翻了专制王权,建立了共和国。B项正确;日本属于亚洲,排除A项;美国属于美洲,排除C项;英国工业革命是生产力的变革,与“专制王权”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6. “1793年,卢浮宫正式作为国家博物馆对公民开放,开放之初,里面的藏品多以宣扬革命的当代画作为主,如《网球场宣言》《攻占巴士底监狱》《处决路易十六》等”。材料中的“革命”( )
A.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B. 推翻了资产阶级专制独裁统治
C. 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答案】A
【解析】
【详解】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材料中的“革命”指法国大革命,根据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A项正确;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地主阶级封建专制统治,排除B项;美国的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排除C项;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排除D项。故选A项。
17.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
A. 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 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C. 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 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说明了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对人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即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故C正确;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AB错误;当时英国经济已经非常发达,故D错误。
18. 1832年英国在议会改革中消减了被土地贵族所控制的“衰败选区”的国会代表席位,把这些席位转让给新兴的工业城市,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更多的分享政权。由此可以看出工业革命( )
A.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前进
C. 加快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 D. 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1832年英国在议会改革,“消减了被土地贵族所控制的“衰败选区”的国会代表席位,把这些席位转让给新兴的工业城市,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更多的分享政权”,说明议会改革削弱了贵族的权力,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力,工业革命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B项正确;A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与现代工厂制度确立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9. 1785年,律师阿戴尔为工厂主阿克莱特辩护时说:“工艺各部门中最有用的发明并不是关在书房里的专务理论的哲学家们的创作,而是通晓使用技术方法的、从实践中得知什么构成其探讨课题的灵巧的工匠的创作。”据此可知当时( )
A. 民众重视发明创作 B. 创新源于生产实践
C.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D. 启蒙思想影响有限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工艺各部门中最有用的发明并不是关在书房里的专务理论的哲学家们的创作,而是通晓使用技术方法的、从实践中得知⋯”,可知工艺各部门中最有用的发明是工匠的创作,说明当时的创新来源于生产实践,B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民众对发明的重视度,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民众对发明创造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这时期科学技术创新的来源,没有强调科技对生产力的影响,排除C项;启蒙运动强调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等,材料涉及的是发明来源于实践,与启蒙运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0.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后,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反对资本家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由于巴黎人的斗争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文中的“新起点”是指巴黎公社( )
A. 为无产阶级建立国家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 第一次真正意义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C. 推动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开始走向联合
D. 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工人阶级反对资本家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 巴黎公社,因此文中的“新起点”是指巴黎公社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项正确;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苏联,排除A项;第一次真正意义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是十月革命,排除B项;推动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开始走向联合开始于国际工人协会,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30分)
2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位于伊朗西北部的哈吉费鲁兹遗址出土的一件陶罐(公元前5400-公元前5000年)中检测出了酒石酸残留,这可能是关于人类酿造葡萄酒的最早证据;在埃及一个距今约3150年的国王坟墓里,出土有从西亚进口葡萄酒的罐子。
——摘编自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著《沙漠与餐桌:食物在丝绸之路上的起源》
材料二 公元前3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公元前2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传入希腊、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在非洲、伊比利亚(今西班牙等地区)、高卢(今法国、比利时等地区)的市场上开始大量销售陶罐装的葡萄酒。公元前2世纪,葡萄酒传入中国。
——摘编自[法]迪迪埃·努里松《杯酒人生:葡萄酒的历史》
材料三 古代文明从来不是孤立发展的,它们的发展不同程度地受到对外交流和外来因素的影响。所有古代文明都必然缺乏这种或那种资源,它们可以通过征服或者商贸获得所缺资源。
——摘编自晏绍祥《如何理解古代世界文明的多元与交流》
(1)据材料一,你能从中提取出哪些历史信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葡萄酒向外传播的原因。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古代文明交流的认识。
【答案】21. 历史信息:葡萄酒的起源于伊朗西北部,时间是公元前5400-公元前5000年。
22. 原因:不同地区的商贸往来的不断,葡萄酒由西亚地区和埃及传播到地中海地区的希腊、意大利半岛及西岸地区。张骞出使西域,葡萄酒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殖民扩张,葡萄酒也成为人们喜欢的饮品。西班牙人把葡萄酒带到殖民地拉丁美洲,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到澳大利亚、新西兰殖民地。美国的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快速发展。
23. 认识:古代文明的交流和影响给各个文明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互补的优势,同时也促进了科技、艺术、哲学等领域的进步和繁荣。
【解析】
小问1详解】
历史信息:根据材料“ 位于伊朗西北部的哈吉费鲁兹遗址出土的一件陶罐(公元前5400-公元前5000年)”得出葡萄酒的起源于伊朗西北部,时间是公元前5400-公元前5000年。
【小问2详解】
原因:随着不同地区商贸往来的不断,葡萄酒由西亚地区和埃及传播到地中海地区的希腊、意大利半岛及西岸地区。汉武帝时期,疆域的向西扩展,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繁荣。丝绸之路是经中国西北和中亚联通欧亚大陆的商路。葡萄酒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殖民扩张,各洲之间贸易随之扩展,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增加,葡萄酒也成为人们喜欢的饮品。西班牙人把葡萄酒带到殖民地拉丁美洲,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到澳大利亚、新西兰殖民地。美国的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快速发展。葡萄酒的消费群体逐渐大众化。
【小问3详解】
认识:结合所学可从古代文明交流的积极作用分析,如古代文明的交流和影响给各个文明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互补的优势,同时也促进了科技、艺术、哲学等领域的进步和繁荣。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探索世界的重要目的是追逐利益,一些人希望能直接找到黄金,另一些更精明的人则希望找到获得东方商品的新渠道。文艺复兴把好奇心视为美德,鼓励人们尽可能知道更多的事情,包括欧洲以外的世界。指南针和观象仪能帮助船员绘制更为精准的地图和海围。15世纪,葡萄牙人学习阿拉伯造船技术,造出了航速更快、操作更简便的超级大帆船。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等《世界大历史》
材料二 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意大利有了西红柿,美利坚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国有了辣椒。毫无意外,哥伦布的远航确实引起了生态大爆炸,就像它在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一样,这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众多事件之一。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随着欧洲船只运往美洲的物品。用史实说明“哥伦布的远航”在“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
【答案】22. 欧洲人狂热的“寻金热”;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造船技术的发展等。
23. 作物:麦、水稻。
说明:欧洲商人奔走于世界各地;以欧洲为中心的商品市场形成;英法荷等国建立了特权贸易公司,如东印度公司;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改变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材料“欧洲人探索世界的重要目的是追逐利益,一些人希望能直接找到黄金,另一些更精明的人则希望找到获得东方商品的新渠道。”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欧洲人狂热的“寻金热”及对东方商品的需求;据材料“文艺复兴把好奇心视为美德,鼓励人们尽可能知道更多的事情,包括欧洲以外的世界”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主张冒险和探索;据材料指南针和观象仪能帮助船员绘制更为精准的地图和海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据材料“15世纪,葡萄牙人学习阿拉伯造船技术,造出了航速更快、操作更简便的超级大帆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造船技术的发展等。
【小问2详解】
作物: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随着欧洲船只运往美洲的物品有麦、水稻等。
说明:据所学可从欧洲商人奔走于世界各地;以欧洲为中心的商品市场形成;英法荷等国建立了特权贸易公司,如东印度公司;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改变等方面说明。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美国建国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通过1787年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新体制:要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困难之一就在于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旧制度”下的法国法律长期被以下系列疑难杂症伤害,比如司法管辖权重叠,诉讼程序缓慢且昂贵。为了纠正这种状况,拿破仑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耗费了两年多时间讨论司法改革问题。其成果便是一部全新的法国《民法典》。它以6世纪的罗马法和另一些法律为蓝本,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室特权废除了。
——摘编自(美)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宪法中的哪些规定体现了“政府控制自己”?
(2)据材料二,分析拿破仑编撰《民法典》的原因。
(3)综上所述,简述你对近代两国法治发展过程的认识。
【答案】23. 规定:制定1787年宪法,并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和三权分立的原则。

24. 原因:旧法律制度弊端重重;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需要巩固;传播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

25. 认识: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推动了欧洲社会进步;政治文明具有多元性,确立民主政体应该从国情出发;政治制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解析】
【小问1详解】
规定:根据材料“而是通过1787年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新体制”结合所学得出美国的政体、制度和原则,即制定1787年宪法,并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和三权分立的原则。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 ‘旧制度’下的法国法律长期被以下系列疑难杂症伤害”得出旧法律制度弊端重重;根据材料“它以6世纪的罗马法和另一些法律为蓝本,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得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需要巩固;传播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
小问3详解】
认识:结合所学可从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作用、特点等角度分析,如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推动了欧洲社会进步;政治文明具有多元性,确立民主政体应该从国情出发;政治制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8世纪,(英国)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工具也实行了专门化,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的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工人,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另外,到17世纪中叶,伦敦已成为欧洲科学研究的中心这些自然科学成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在1760年,英国兰开夏乡村地区的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手工劳动。1830年左右,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
——摘编自[英]波斯坦等《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进行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纺织业生产方式与组织形式上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联系。
【答案】24. 前提条件:分工和工具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可能;专门技艺的工人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自然科学成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25. 变化:由手工劳动变成机器生产,工厂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大工厂制度)。
26. 联系: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人阶级的产生,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阶级条件;马克思主义促进工人运动的发展,材料二与材料三的联系是相互影响。
【解析】
【小问1详解】
前提条件:根据材料一“(英国)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工具也实行了专门化”可知,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是分工细致和工具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可能;从“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的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工人,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可知前提条件是专门技艺的工人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从“这些自然科学成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可知前提条件是自然科学成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小问2详解】
变化:依据材料“……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手工劳动……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可知变化是:英国棉纺织业在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上由手工劳动变成机器生产,工厂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大工厂制度)。
【小问3详解】
联系:根据材料二“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人阶级的产生,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阶级条件;根据材料三“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可知,马克思主义促进工人运动的发展。所以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联系是相互影响。
25. 请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有学者将“民主、资本主义、法治和公民社会”作为构建近代以来西方文明所需要的四大支柱,比喻为四个长条黑匣子。在这些代表“政治、经济、法治、思想”的黑匣子内部,有着高度复杂且互相关联的制度在发挥着作用。正是这些优势,便得1500年后西方社会在世界上独领风骚。
——摘编自尼尔·弗格森《西方的衰落》
【答案】观点:民主、资本主义、法治和公民社会四个要素推动了1500年后西方世界的兴起与发展,并使之逐渐在世界上占据优势地位。
解释:政治方面,近代西方国家普遍确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如英德的君主立宪制、美法的民主共和制等,以民主取代了专制,通过议会立法等手段,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方面,近代西方国家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近代西方国家普遍建立起自由市场制度,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法律方面,近代西方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宪法和法令,如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等,以法治取代了人治,通过法律保障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社会观念方面,在近代西方国家建立起的公民社会中,公民取代了臣民,人民拥有了人身自由和民主权利,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加速了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上述四个要素推动了近代西方政治、经济、法治、社会的现代化,使西方在1500年后逐渐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解析】
【详解】本问是开放性设问,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然后,提取材料观点;再次,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观点”,依据材料信息“在这些代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的黑匣子内部,有着高度复杂且互相关联的制度在发挥着作用。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优势,使得1500年后西方社会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得出:民主、资本主义、法治和公民社会四个要素推动了1500年后西方世界的兴起与发展,并使之逐渐在世界上占据优势地位。“解释”,依据所学知识从政治方面的近代西方国家普遍确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方面上的工业革命、法律方面的制定了一系列的宪法和法令、社会观念方面的公民社会的建立等角度论述。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 2023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
  • 2022-2023学年南昌市南昌县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 2022-2023学年常德市澧县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 2022-2023学年武汉市武珞路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