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试题 > 地理试题 > 七上地理试题
文件名称: 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居民与聚落同步单元试题(解析版)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727.48 KB         整理时间:2023-11-17
文件简介:
4 居民与聚落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单元试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三大宗教及代表性建筑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基督教-教堂 B.伊斯兰教-佛塔
C.佛教-清真寺 D.基督教-清真寺
【答案】A
【解析】【分析】世界上的宗教种类很多,其中信仰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基督教的代表性建筑是教堂,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是清真寺,佛教的代表建筑是佛塔。
故答案为:A
【点评】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
2.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的地理条件有 (  )
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C.交通闭塞,通讯不畅 D.人口稀少,资源丰富
【答案】B
【解析】【分析】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
故答案为:B
【点评】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渔村、牧村,分别从事农业、渔业、牧业。聚落形成有共同的特征,如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聚落形成有团块状、条带状,还有点状分布。
3.世界人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语言文字 B.体质特征 C.风俗习惯 D.居住环境
【答案】B
【解析】【分析】世界上的居民根据人的体质特征可划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黄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分布最广,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居住环境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直脸形宽平,鼻梁和身材中等。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身材较高。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西亚、南亚、北非、大洋洲;黑色人种: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梁扁平,嘴唇较厚,下巴较低,四肢较长。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不管任何人种都是相互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4.“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表示该地区(  )
A.没有婴儿出生 B.出生率等于零
C.死亡率等于零 D.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答案】D
【解析】【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时,说明该地区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并不是没有婴儿出生,也不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等于零。
故答案为:D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的总人口之比。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全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时,则为负值.因此,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5.下列不属于人口密集地区的是(  )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南极洲 D.北美洲东南部
【答案】C
【解析】【分析】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人口稀少。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6.区别人种的主要依据(  )
A.经济生活和文化程度 B.居住地区和风俗习惯
C.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D.宗教信仰
【答案】C
【解析】【分析】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表和体质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故答案为:C。
【点评】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西部和北部,以及欧洲东部和南部。
7.世界上人数信仰最多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答案】C
【解析】【分析】世界上的宗教种类很多,其中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其标志建筑是教堂,其次是伊斯兰教信仰人数居第二位、佛教的信仰人数居第三位,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8.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
A.英语 B.西班牙语 C.汉语 D.俄语
【答案】C
【解析】【分析】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C正确;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A错误。西班牙语、俄语使用人数与范围较少,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联合国的通用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
9.下图是哪个宗教的建筑物(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案】C
【解析】【分析】世界上的宗教种类很多,其中信仰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图中所示的建筑物是星月映照的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佛教的建筑是佛塔,基督教的标志建筑是教堂,道教的标志建筑是道观,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10.造成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居民人口多少的差异 B.占地面积大小的差异
C.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D.地形的差异
【答案】C
【解析】【分析】聚落是人们长期居住并进行生产生活的场所,根据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将聚落划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与人口多少、占地面积小和地形差异无关,故答案为:C。
【点评】乡村聚落一般规模比较小,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和捕鱼等生产活动,而城市聚落一般规模很大,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例如工业和服务业等。
1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带来的社会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 B.国防兵源不足
C.交通压力增大 D.人口老龄化
【答案】C
【解析】【分析】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带来的社会问题是交通、就业、住房、教育等压力大,C正确;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故,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粮食短缺,居住条件差,饥饿贫困,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等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则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资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要解决人口问题,重要的是要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12.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故人庄”作为聚落具有的特点是(  )
①规模较小 ②规模较大 ③人口密集 ④人口稀疏
⑤是从事农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⑥是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答案】B
【解析】【分析】由题目可知,“故人庄”的特征是乡村聚落,这种聚落具有规模小、人口稀疏,从事的都是以农业生活活动为主的聚居地,规模大、人口密集、从事非农业活动的是城市聚落,故答案为:B。
【点评】乡村聚落一般规模比较小,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和捕鱼等生产活动,而城市聚落一般规模很大,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例如工业和服务业等。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述唐僧师徒去往西天取经的故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能表示“西天”地区宗教特色的建筑是(  )
A.道观 B.教堂 C.清真寺 D.佛塔
14.目前,具有“西天”地区宗教特色的建筑集中分布在(  )
A.欧洲 B.非洲北部
C.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D.美洲
【答案】13.D
14.C
【解析】【点评】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13.《西游记》中的“西天”地区是指佛教的发祥地天竺国(今印度),南亚的宗教主要是佛教和印度教等,其中佛塔是佛教的特色宗教建筑,D正确。道观是中国道教的特色建筑;教堂是基督教的特色建筑;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特色建筑。ABC错误,故答案为:D。
14.具有“西天”地区宗教特色的建筑主要分布在信仰佛教的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C正确。欧洲主要信奉基督教,非洲北部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美洲主要信奉基督教。ABD错误,故答案为:C。
读聚落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15.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下列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地形平坦的甲聚落呈团块状
B.丙聚落的人们一般从事捕鱼等生产活动
C.乡村和城市的聚落规模没有差别
D.丁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17.下列关于聚落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不对传统聚落加以保护,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B.应尽力保护那些具有传统特色、民族特色的聚落
C.对于那些较为破旧的聚落,一律拆除,以利于美化环境
D.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案】15.D
16.D
17.C
【解析】【点评】乡村聚落一般规模比较小,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和捕鱼等生产活动,而城市聚落一般规模很大,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例如工业和服务业等。
15.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高楼林立,故本题选D。
16.团块状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而甲图是梯田景观,地势崎岖,A错;丙聚落为蒙古包,人们一般从事放牧等生产活动,B错;乡村和城市的聚落规模差别较大,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比乡村聚落规模大、道路纵横密集、建筑物密集等,C错;丁聚落为城市,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D正确,故本题选D。
17.对典型聚落完整地加以保护,对保存历史文明的遗存、保护人类多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保持地域特色、保护地方乡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那些较为破旧的聚落,应该分具体情况,不能为了美化环境,一律拆除,故本题选C。
菲律宾婴儿丹妮卡·卡马乔的诞生象征着世界人口突破70亿,她被亲昵地称为“70亿宝宝”。根据“世界人口钟”的报告,目前地球人口已突破75亿。完成下面小题。
18.下列指标中,用来表示人口增长速度的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人口密度 D.人口自然增长率
19.丹妮卡·卡马乔与众多亚洲人一样皮肤淡黄,头发黑直,下面与她属于相同人种的是(  )
A. B.
C. D.
20.一个地区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人口问题,增长过快一般会面临(  )
①就业困难②饥饿贫困③劳动力短缺④国防兵源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18.D
19.A
20.A
【解析】【点评】(1)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的总人口之比。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全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时,则为负值.因此,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2)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直脸形宽平,鼻梁和身材中等。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身材较高。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西亚、南亚、北非、大洋洲;黑色人种: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梁扁平,嘴唇较厚,下巴较低,四肢较长。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不管任何人种都是相互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18.出生率反映出人口的出生水平,故A错误;死亡率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的死亡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率,故B错误;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故C错误;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故D正确。故答案为:D。
19.由图可知,A为黄种人,B是混血人种,C是白种人,D是黑种人。皮肤淡黄,头发黑直是黄色人种,故A正确,排除BCD。故答案为:A。
20.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故①就业困难②饥饿贫困说法正确;人口增长过慢,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故③④不正确;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21.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   和   决定。
【答案】出生率;死亡率
【解析】【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出生率,所以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人口自然增加数 (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 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当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高,则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当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低,则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当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也低时,则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低。
22. 2016年,兰州市每1000人中,新出生了20人,死亡了5人,则可计算出兰州市2016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   。
【答案】1.5%
【解析】【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20÷1000×100%=2%,死亡率=5÷1000×100%=0.5%;故人口自然增长率=2%-0.5%=1.5%。故答案为:1.5%。
【点评】根据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3.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城市,小到只有几十人的村庄,先有   聚落,后有   聚落。
【答案】乡村;城市
【解析】【分析】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城市,小到只有几十人的村庄,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点评】聚落形成的条件包括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等,聚落通常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乡村聚落一般规模比较小,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和捕鱼等生产活动,而城市聚落一般规模很大,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例如工业和服务业等。
24.看下图三座宗教标志性建筑物,回答下列问题。

A代表   教;B代表   教;C代表   教。
【答案】基督;伊斯兰;佛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建筑是尖顶教堂,是基督教的活动场所和标志性建筑;B为圆顶建筑,是伊斯兰教活动场和标志性建筑;C为佛塔建筑,为佛教建筑。
【点评】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5.填出对应的世界之最。
世界之最 人口最多的大洲 纬度最高的大洋 面积最小的大陆 教徒最多的宗教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名称 A    B    C    D    E   
【答案】亚洲;北冰洋;澳大利亚大陆;基督教;汉语
【解析】【分析】世界七大洲中,人口最多的是亚洲,约占世界百分之六十的人口;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教徒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之最的名称,牢记即可。世界共有七大洲,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世界共有四大洋,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地球上共有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联合国有六大工作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俄语主要是俄罗斯和东欧各国使用;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的一些国家及加拿大部分地区;西班牙语主要是西班牙人和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使用;阿拉伯语主要流行于西亚和北非。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三、综合题(共4题,共34分)
26.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世界人口最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   (沿海或内陆)地区;该地区人口过于稠密可能会带来的问题有   。
①劳动力短缺②国防兵源不足
③资源消耗量大④住房拥挤,就业压力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图中A地区人口分布稀疏,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3)B半岛居民使用的语言以   为主,C地区居民主要信仰   教。
(4)从人种的划分来看,居住在D地区的印第安人属于   人种。
【参考答案】(1)沿海;D
(2)该地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意思相近即可)
(3)阿拉伯语;基督
(4)黄色
【解析】【分析】(1)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该地区气候比较温和;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该地区交通运输便利;从地形类型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和盆地地区,该地区地形比较平坦。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于稠密,生产活动过多,对资源的消耗大,环境的破坏大,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不足、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2)A地区是撒哈拉沙漠地区,该地区人口分布稀疏的原因:气候过于炎热干燥,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分布稀疏。
(3)B是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居民白色人种为主,语言以阿拉伯语为主,主要信仰伊斯兰教;C是欧洲西部,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仰基督教,语言是英语。
(4)印第安人是黄种人,印第安人又称美洲原住居民,是除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居民的总称。
【点评】(1)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2)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3)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西部和北部,以及欧洲东部和南部。
(4)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联合国的通用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
27.2021年7月22日至23日,二十国集团环境部长会议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风险和影响不断加深,低碳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的共识。结合二十国集团国家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二十国集团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欧洲许多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容易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唯一位于非洲的国家南非人口增长较快,其主要面临   等问题。
(2)会议期间,澳大利亚正值   (季节),白昼将逐渐   。
(3)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答一点),
对此,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答一点)。
【参考答案】(1)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就业困难、环境污染严重
(2)冬季;变长
(3)大规模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森林资源遭到大面积的破坏(任答一点即可);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任答一点即可)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慢的大洲,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非洲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快会造成就业困难、交通拥挤、生活贫困、资源短缺等问题。
(2)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季节相反,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南半球是昼变长、夜变短。
(3)联系实际可知,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燃烧煤、石油等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另一方面是人类砍伐森林等造成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少使用煤、石油等,多使用洁净能源,多植树造林,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等。
【点评】(1)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3)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28.目前,泉州已经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泉州的经纬度位置是   。
(2)“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三大洲的一条重要纽带:从泉州出发,沿“海上丝绸之路”经过①马六甲海峡,进入A   洋;到达B洲,再经过亚洲和B大洲分界②   运河,到达C   洲。
(3)中国船员在B大洲的③城市靠岸登陆后,发现当地居民大多为   色人种。中国与B大洲国家的经济合作被称作   (填“南南合作”或“南北对话”)。
(4)D(撒哈拉沙漠)和E(亚马孙平原)两地,人口分布稀疏。请选择其中一地说明造成这种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
   。
【参考答案】(1)25°N,118°E
(2)印度;苏伊士;欧
(3)黑;南南合作
(4)D: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不适合人类的居住或E:湿热的热带雨林区,不适合人类的居住(意思对即可
【解析】【分析】(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泉州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向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25°N,118°E)。
(2)依据位置,图中A为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洋,B为非洲;②为苏伊士运河,为亚洲与B非洲分界线;C为亚欧大陆西部的欧洲。
(3)B非洲的城市③内罗毕居民大多为黑色人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非洲的国家与我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说非洲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属于“南南合作”。
(4)图中D(撒哈拉沙漠)和E(亚马孙平原)两地的人口分布都很稀疏;其中D地人口稀疏的原因在于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旱,不适合人类居住;E地人口稀疏的原因在于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
【点评】(1)判断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时首先要读图,纬度向上增加即为北纬,纬度向下增加即为南纬,而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两条经线即可判定0°经线和180°经线的位置,在图中将两条经线画出,即可轻松判断出东西经。
(2)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西部和北部,以及欧洲东部和南部。
(3)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城市的等级为:人口超过   万的特大城市。
(2)从纬度位置上看,世界的特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带主要分布在 。
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3)南回归线以南的世界特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带主要分布在靠近   (沿海/内陆)地区。
(4)图中英国城市密集带,位于   洲西部,以   人种为主,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
(5)图中通布图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梦幻之都”。因当地气候干燥少雨,建筑主要用泥土修筑。由于来自北方的风沙侵蚀以及越来越多的游客参观,面临着被损毁的危险。
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古城的是 。
①整修古建筑;②古城内修建酒店;③限制游客人数;④大量使用当地木材修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100
(2)B
(3)沿海
(4)欧;白色;基督教
(5)C
【解析】【分析】(1)图中黑点处标注的为世界上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
(2)读图可知,从南北半球来看,世界的特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从低、中、高纬度来看,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故答案为:B。
(3)读图可知,南回归线以南的世界特大城市密集带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因为沿海地区多为平原,气候更温暖湿润。
(4)英国属于欧洲的一个国家,所以英国城市密集带位于欧洲西部,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
(5)对于面临损毁危险的古城,应该进行修缮保护,故①项正确;古城内修建酒店不利于古城的保护,故②项错误;古城已经面临被损毁的危险,所以限制游客人数有利于保护古城,故③项正确;当地气候干燥少雨,建筑主要用泥土修筑,故④项错误;所以①③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1)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2)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3)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西部和北部,以及欧洲东部和南部。
(4)传统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等信息,因此在城市和乡村的建设中,要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的发展于保护之间的关系。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