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案 > 语文教案 > 八上语文教案
文件名称: 教你会读事物说明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1 ]
文件大小: 106.80 KB         整理时间:2022-11-23
文件简介:
八上  第五单元 单元
教你会读事物说明文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文单元,人文主题为“文明印记”,是学生初中 阶段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选编的四篇课文均为事物说明文,既有科学性事 物说明文《中国石拱桥》,也有文艺性事物说明文《苏州园林》《蝉》和《梦回繁华》, 类型较为丰富,特点各有不同,主要介绍中国建筑、古典园林、动物的生命历程、 艺术画作。这些事物说明文主要通过巧妙的组织结构、综合运用说明顺序、合理 使用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地使用字词等,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字里行间闪烁着 智慧的光芒,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传递的文明印记之美,思考如何使自 己成为古老文明的传承者。
文体上,四篇文章都是说明文,都带有或多或少的文学笔法。不论师生,可 能都很难一下就捕捉到其中的差别。如果我们把眼光先离开文本,转向作者,可 能会发现一些端倪。茅以昇首先是一个桥梁专家,因此在写作中会有许多科学 数据的出现;叶圣陶是一位教育家、作家,写作时自然会运用规范的词语与句式, 文章充满了规范整饬的美感;法布尔虽然是一位昆虫学家,但他同时也是一位 作家,他对动物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往往把昆虫当作人,把昆虫社会当作人类 社会,因此他的笔下不仅倾注了极其细腻的观察,还倾注了抑制不住的喜爱之 情;毛宁的身份也首先是一位作家,因此在他的眼里,《清明上河图》首先不是 其具有的美术价值,而是其具有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正是四个作者身份的差异, 造成了四篇作品同中有异的审美风格。
“教你会读事物说明文”单元整体设计,基于学情,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创 作一篇‘如何阅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性文章”为核心任务,驱动学生深入阅读 课文文本,通过“范文引路:开启学习之旅”“同中有异:明察变化之道”“学而 时习:精进阅读之法”和“以写促思:阐释读之要义”四个课段的学习,让学生 掌握一定的阅读事物说明文的策略,学会阅读不同类型的事物说明文,培养自 己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语言目标 思维目标 价值目标 ◆学习目标
· 归纳 、概括作者是怎样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安排文章结构 、使用恰当的方法组织材 料和说明语言的 。
·比读四篇课文 ,分析科学性事物说明文和文艺性事物说明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异同点 。 ·探究不同类型事物说明文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及阅读策略 , 完成一篇说明性文章 。
·进行方法归纳和迁移 ,查找阅读相关资料丰富阅读策略 ,读懂不同类型的事物说明文 , 提升演绎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
·在学习中感受前人创造的智慧以及大自然的奥秘 ,感知学者 、科学家具备的广博知识 、 科学精神和审美情趣 ,体会作者传递的文明印记之美 , 思考如何使自己成为古老文明
的传承者 。
◆核心任务
创作一篇“如何阅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性文章 。
要求 :
1 . 运用本单元习得的阅读方法 ,指导阅读一般事物说明文 。
2. 结合具体课文进行分析 ,适当拓展其他相似文本 。
3. 注意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的使用 。
4. 不少于 600 字 。

第一范文引路,开启学习之旅
【核心任务 :通过精读 ,自主归纳阅读科学性事物说明文的策略。】

一 、学习任务
1. 精读茅以昇的《中国石拱桥》,明确说明对象 及其特征。
2. 梳理课文的结构层次和写作顺序,体会作者 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严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特
征的巧妙,了解科学性事物说明文的特点和写法, 自主归纳阅读科学性事物说明文的策略。
3. 结合拓展材料,进一步明晰说明文的文体特 征,感受前人非凡的智慧与创造力。
二 、课时安排 :2 课时
三 、学习资源
1. 核心资源:茅以昇《中国石拱桥》
2. 推荐资源:陈寿儒《夜宿卢沟观晓月》(节 选)、罗英《中国桥梁史料》
3. 助读材料:说明文、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 说明方法解释

四 、完成任务
1. 事物说明文的标题往往直接点明说明对象。 明确《中国石拱桥》一文的说明对象;勾画出文中 能够表现“中国石拱桥”特征的关键句进行信息整 合,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用思维结构图梳理其行 文思路,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与写作顺序。
2. 研读《中国石拱桥》第 4、5 自然段,简要概 括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感受前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根据文段内容,画出赵州桥简笔图,思考作者是如 何将赵州桥的特征说明白的,将探究结果分点罗列 下来,小组内交流,整理后在班级进行展示交流。
3. 科学性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周密、简明, 请从《中国石拱桥》中至少选择三处你认为能够体 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简明特点的句子,结合 这些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4. 参考阅读罗英《中国桥梁史料》及陈寿儒《夜宿卢沟晓月》(节选),从内容、写法及语言等角度进 行分析点评,进一步明晰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小贴士 】
(1)说明文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特征 、阐明事 理的一种文体 ,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与科学认识事 物的方法 。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 ,说明文可以 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根据说明语言特色的不 同 ,说明文又可以分为平实的科学性说明文和生动的文艺 性说明文 。
(2)说明对象 。即文章要说明的某个事物 、解释的某 个现象或阐释的某种道理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可 以从标题 、开头或结尾找到 ,如《中国石拱桥》的标题就是 说明对象,《梦回繁华》的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就在第 1 段的末句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则一般需要在整体感 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 。

(3)说明顺序 。说明文中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 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其中 ,常见的逻辑顺序有 :①从 现象到本质 ;②从整体到局部 ;③从主要到次要 ;④从概 括到具体 ;⑤从特殊到一般 ;⑥从原因到结果 ;⑦从具体 到抽象 。
(4)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①举例子 ;②打 比方 ;③列数字 ;④作比较 ;⑤摹状貌(用描写的方法 , 摹写事物情状 );⑥引资料 ;⑦分类别 ;⑧列图表 ;⑨作 诠释(对所说明的对象属性进行解释 、说明 ,使人们获得 明确 、清晰的认识)。
五 、学习评价
阅读方法归纳:阅读科学性事物说明文可以从
哪些角度入手?将其整理成表格,与同学交流、讨
论、完善。


第二课段
同中有异,明察变化之道
【核心任务 :精读《苏州园林》,自主归纳阅读文艺性事物说明文的策略。】



一 、学习任务
1. 精读叶圣陶《苏州园林》,学习叶圣陶是如何 使用平实而精致的语言说明苏州园林特征的。
2. 对比阅读《中国石拱桥》,分析二者在突出事 物特征时结构层次、写作顺序、说明方法、语言表 达等方面的异同点,感受作者笔下苏州园林的图画 美,了解文艺性事物说明文与科学性事物说明文的 区别,自主归纳阅读文艺性事物说明文的策略。
二 、课时安排 :2 课时
三 、学习资源
1. 核心资源:叶圣陶《苏州园林》
2. 助读材料:文艺性说明文解释;平实而精致 的说明语言解释
四 、完成任务
1. 借助第一课段所学阅读方法,明确《苏州园 林》的说明对象, 自主概括文中苏州园林的特征, 感受作者笔下苏州园林的图画美;分析文章是从哪 几个方面及如何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用自己的 方式梳理和归纳,小组展示。
2. 文艺性事物说明文在准确说明的基础上,还 不失形象化的表达。请从词语、句式、修辞、描写 等角度,用知识卡片整理课文的语言特色,感受文

艺性事物说明文语言平实精确与精致典雅兼具的
特点。
3. 思考整理:对照《中国石拱桥》,思考两篇课 文是如何把事物特征介绍得清楚明白的,比较二者 在章法结构、说明方法以及语言表达上的异同点, 填写下表,自主归纳阅读文艺性事物说明文的策略。

课文 结构顺序 说明方法 语言表达
《中国石拱桥》
《苏州园林》

【小贴士 】
(1)文艺性说明文 :即科学小品 ,是一种运用形象化的 手法介绍事物 、阐释事理的说明文 ,具有较多的文学色彩 , 但文学手法只是其手段 ,传播科学知识才是其目的 。一般 的科学小品除了具有科学性说明文资料可靠 、数据准确等 特点外 ,还具有短小精悍 、文笔轻松活泼 、有文采 、可记叙 也可描写的特点 。
(2)平实而精致的说明语言 :平实的说明语言主要表现 为用词精准 ,如使用限制性词语“大多”“极少”等 ,再如对 概念性近义词的辨析,“艺术”与“技术”、“图案画”与“美 术画”等;精致的说明语言主要表现为句式的工整 、词语的 灵动 、词句的文言味 ,如“胸中有丘壑”、四个“讲究”等 。
五 、学习评价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结尾说“可以说的当然不止
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请查阅资料,用所学
的方法再给文章补充一处体现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细
节,150 字以内。

第三课段
学而时习,精进阅读之法
【核心任务 :通过制作并分析《蝉》《梦回繁华》的思维结构图 ,补充完善阅 读文艺性事物说明文的策略。】


一 、学习任务
1. 给《蝉》和《梦回繁华》分别制作思维结构图,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以及如何灵活使用多种说明 顺序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2. 精读两篇课文,分析并批注其说明方法及语 言表达上的异同点,体会法布尔的科学精神和毛宁 的审美情趣。
3. 比较阅读《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分析 四篇课文在突出说明对象特征时语言表达上的不 同,找出《蝉》《梦回繁华》中更为突出的文艺性笔 调,把握其作为典型的文艺性事物说明文在语言表 达上的特点。
4. 借助第二课段所学阅读策略,思考概括阅读 《蝉》《梦回繁华》的策略,并结合其他典型的文艺 性事物说明文进行迁移,补充完善阅读文艺性事物 说明文的策略,为下一课段的学习任务——撰写一 篇如何阅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性文章作学习准备。
二 、课时安排 :3 课时
三 、学习资源
1. 核心资源:《蝉》《梦回繁华》
2. 学前准备:观察蝉或蝉的相关图片,阅读法 布尔《蝉和蚂蚁》《蝉的歌唱》等,观看上海世博会 3D 版《清明上河图》、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原 作相关照片
3. 推荐资源:王富仁《由法布尔的〈昆虫记〉 引发的一些思考》、邹崝华《我们需要“法布尔精 神”——〈昆虫记〉感言》;余辉《隐忧与曲谏——
〈清明上河图〉解码录》、张显运《近二十年〈清明 上河图〉研究述评》
4. 助读材料:文艺笔调解释;极化副词解释。
四 、完成任务
1. 根据课后阅读提示,结合第一、二课段所学

阅读策略, 自主阅读《蝉》《梦回繁华》,分别勾画 出文中表现蝉和《清明上河图》特征的语句,进行 信息整合,用思维结构图说明作者的写作思路,小 组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 参照蝉(或蝉的图片)和《清明上河图》,将 说明性的文字与直观材料相比照,思考作者用了哪 些说明方法将事物的特征阐释得既清楚明白又引 人入胜。比如,《蝉》中散发着智慧与灵性的打比 方“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梦 回繁华》中作者使用富有审美意味的打比方“宛如 飞虹”,大量使用生活化的摹状貌等。做好批注,小 组展示。
3. 结合与《蝉》《梦回繁华》作家作品相关的 资料,分析这两篇文艺性事物说明文在抓住事物特 征进行说明时,因为作家学术背景、写作目的、说 明对象的不同,在文本说明方法的选择以及语言表 达上有什么不同特点。自主梳理出两篇课文的独特 之处,感受法布尔的科学精神和毛宁的审美情趣。 分小组进行探究,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本小 组的探究结果。
4. 科学性事物说明文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文艺性事物说明 文则以说明为主,辅以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 达方式,并常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化地介绍事 物,有一定的文学情趣。将这两篇课文和《中国石 拱桥》《苏州园林》进行比读,完成学习任务 3 的 内容。
5. 思考整理:借助第二课段所学阅读策略,概 括阅读像《蝉》《梦回繁华》这样典型的文艺性事 物说明文时,采用怎样的阅读策略可以更好地深入 文本,读懂该类型的说明文。至少总结三点,并结 合相关文本进行分析。



示例:
(1)重视其中的文艺笔调 。
文艺性说明文中多运用形象化的手法如比喻 、 拟人等 ,及文学上的表达方式如描写 、抒情 、议论等 。 比如,《蝉》中将蝉人格化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蝉在 生长生活阶段的千态万状;《梦回繁华》中将说明与 描写 、议论相结合 ,除了大量说明性的文字 ,还有对 细节的描摹 、场景描写以及作者的评价性语句 。
(2)关注其中的极化副词 。
极化副词可以传达作者的态度 ,在主客观交融 的讲述中体现语言的情感性 。比如 ,《蝉》“它要轧 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 ,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


能来拯救它的家族”中的“非常”“竟”等;《梦回 繁华》“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皆细致入微” 等中的“必”“皆”都是绝对化的副词 。
五 、学习评价
1. 在你喜欢的动植物或艺术作品中选取一个
事物进行观察,用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它
的特征进行说明,灵活地使用说明顺序,采用恰当
的说明方法,写一段 200 字左右的说明文段。
2. 在《昆虫记》或《中外绘画名作八十讲》中
任意选取一篇事物说明文,如《蟋蟀》等,用课上
思考整理的阅读策略进行解读,小组讨论交流,补
充完善阅读文艺性事物说明文的策略。

第四
课段
以写促思,阐释读之要义
【核心任务 :完成一篇题为“如何阅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性文章。】

一 、学习任务
1. 梳理归纳前面三个课段所学关于阅读科学性 事物说明文及文艺性事物说明文的策略。
2. 完成一篇题为“如何阅读事物说明文”的说 明性文章,通过写的方式促进对读的深入思考,用 清晰、规范、有条理的语言总结如何阅读一篇事物 说明文。
二 、课时安排 :3 课时
三 、学习资源
1. 核心资源:本单元四篇课文
2. 推荐资源:吴杰《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指导》、 许玮虹《说明文阅读方法指导》
四 、完成任务
1. 梳理归纳阅读事物说明文的策略,用表格图 示法说明阅读科学性事物说明文与文艺性事物说明 文的不同策略。
2. 参考阅读吴杰《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指导》、 许玮虹《说明文阅读方法指导》,深化对阅读一篇事 物说明文的关键点的认识,补充完善学习任务 1 中 阅读策略的关键点,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写作提纲。


3. 完成一篇题为“如何阅读事物说明文”的说 明性文章,小组交流讨论,修改、完善后在班级展示。
五 、学习评价
评价量表

A B C
区分科学性 事物说明文 与文艺性事 物说明文 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文时 要关注到科学性事物说 明文与文艺性事物说明 文的不同 , 并能够结合 例子作进一步阐释 。
基本涉及
未提及
明确说明对 象 及 其 特 征 , 筛选关 键信息 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文时 要能够准确把握说明对 象及其特征 , 抓住关键 信息 , 并能够结合例子 作进一步阐释 。
基本涉及
未提及
理清说明顺 序 , 明晰文 章结构 、 段 式结构的特 点 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文要 理清说明顺序 , 明晰文 章结构 、 段式结构的特 点 , 并能够结合例子作 进一步阐释 。
基本涉及
未提及
总结不同的 说明方法以 及使用这种 说明方法有 什么作用 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文要 总结不同的说明方法以 及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 有不同的作用 , 并能够 结合例子作进一步阐释 。
基本涉及
未提及
品读科学性 事物说明文 与文艺性事 物说明文的 说明语言 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文要 品读说明语言 , 并能够 结合例子作进一步阐释 。 能够品读出科学性事物 说明文与文艺性事物说 明文在语言表达上不同 的特点 。 基本涉及阅读 说明文要品读 说明语言。对两 种事物说明文 的说明语言未 作足够的区分。
未 涉 及阅 读 说 明 文要 品 读说明语言 。


一 、单元设计反思
本单元属于说明文单元,核心内容是学习事物说明文,感受前人的智慧,探索自然奥秘,体会作者传递 的文明印记之美,思考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古老文明的传承者。注意体会作者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说明对 象的特征,以及说明文作品严谨、准确或生动的语言。
本设计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1. 关于第三课段中对四篇课文的比读。
本单元是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容易文体意识不清,教师应关注课文的文体特征,引导 学生将其与记叙文相区别,能够辨明文体,有清晰的文体意识。同时,四篇课文同中有异,既同属于事物说 明文,类型又各有不同,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应注意通过对四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读懂“这一类”,基 本掌握阅读事物说明文的一般策略,并通过课文之间的比读,发现“这一篇”文章的独特之处,从而自主阅 读各类事物说明文,感受说明文独特的文体魅力。比如,在第三课段学习前,学生通过前两个课段的学习, 已经初步掌握判断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方法,基本了解科学性事物说明文和文艺性事物说明文的区别,因此 学习《蝉》《梦回繁华》时要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引导学生借助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结合第一、 二课段所学阅读策略,自主梳理写作思路,绘制思维结构图。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更充分地理 解文艺性事物说明文的特点,教师应多借助实物、图片、视频、作家作品资料等直观材料与说明文本进行比 照,并引导学生在对两篇课文共性和个性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串联整个单元,前后关联,分析并归纳阅 读这类文艺性事物说明文的策略,从而补充之前提炼的阅读事物说明文的策略。
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因为学习能力、学习风格有所差别,不同学生的演绎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能力会有较大差异,且单元文本有限,总结的阅读策略容易片面。因此,教师要根据学情提供相应的引导, 适当补充一些课外有代表性的事物说明文,给予学生有梯度的指导,帮助学生在实践思考中完善自己总结 的阅读策略。
2. 关于第四课段的写作任务。
第四课段的任务是完成一篇题为“如何阅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性文章,通过写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读的 深度思考。因此,第四课段的写作任务既是一次写的训练,又是对前三课段学习点的梳理与总结,前面三个 课段的学习成果应该成为第四课段的学习资源,对学生梳理成文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 不要囿于学习资源,而要在梳理的过程中对应前面每一课段的学习点,同时注意及时对学生的写作过程进 行指导,成文后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修改、完善文章。
二 、测试反馈
(一)必做
1. 阅读郭黛姮的《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仿照《中国石拱桥》课后习题,设置至少三个思考探究题。
2. 在写作《如何阅读事物说明文》这种研究类的说明文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二)选做(二选一)
1. 阅读吴冠中的《桥之美》,比较其与《中国石拱桥》在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表达上的不同。
2. 阅读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仿照《蝉》《梦回繁华》的阅读提示,为读者撰写一段不少于 200 字的阅读提示。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文件: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最后更新
热门点击